非萎缩性慢性胃炎症状有哪些
非萎缩性慢性胃炎症状多样,消化系统相关症状有上腹部隐痛、胀痛等腹痛,进食后饱胀的腹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全身相关症状包括病情控制不佳时的消瘦,全身疲倦的乏力,以及因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出现的面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1.腹痛
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隐痛、胀痛、烧灼样痛等。疼痛的发生没有特定的规律,可能与进食有关,部分患者进食后会出现疼痛加重或缓解的情况。例如,有些患者空腹时疼痛明显,进食少量食物后有所缓解;而有些患者进食后疼痛加剧。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腹痛表现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儿童患者可能难以准确描述腹痛性质,需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表现来判断。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患者,腹痛可能更易发作,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胃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胃黏膜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紊乱。
2.腹胀
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腹胀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所致。比如进食少量食物就会觉得胃部胀满,半天都不缓解。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加重腹胀的感觉,因为激素变化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患者,若同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腹胀症状可能会更严重,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影响胃的消化和排空。
3.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的感觉,严重时可引发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的容物,一般为未消化的食物。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需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要警惕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如肠梗阻等,因为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就有所减退,呕吐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由于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酒精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
4.食欲不振
患者进食欲望降低,食量减少。这是因为胃部炎症影响了胃的消化和蠕动,使患者没有饥饿感。青少年患者若长期食欲不振,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因为他们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摄入。患有慢性胃炎的女性患者,若同时存在减肥的生活方式,食欲不振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在治疗胃炎的同时,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来保证营养供应。
二、全身相关症状
1.消瘦
长期患有非萎缩性慢性胃炎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的情况。这是由于食欲不振导致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同时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不能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消瘦可能会更快地表现出来,而且老年人本身营养储备相对较少,消瘦后更容易出现乏力、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儿童患者消瘦可能会影响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需要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改善营养状况,比如调整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身体长期处于营养摄入不足和慢性炎症消耗的状态,导致体能下降。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患有非萎缩性慢性胃炎出现乏力症状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需要及时治疗胃炎来改善全身状况。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由于本身就有失血,加上胃炎导致的乏力,可能会感觉更加虚弱,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
3.贫血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这是因为慢性胃炎可能会影响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缺乏这些营养物质会导致贫血。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衰退,更容易出现营养物质吸收障碍,从而引发贫血。儿童患者若患有慢性胃炎导致贫血,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智力发展,需要及时就医检查贫血的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