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因外伤致其部分或完全断裂,运动中常见,非运动中也可发生,有疼痛、肿胀、不稳定感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轻损伤可非手术治疗,完全断裂多需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相关情况有差异。
损伤机制
运动相关损伤:在足球、篮球、滑雪等需要快速变向、急停、跳跃的运动中较为常见。例如,当运动员在快速奔跑中突然改变方向时,膝关节处于扭转状态,或者在落地时膝关节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应力,都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以足球运动为例,球员在争顶头球后落地时,若膝关节处于屈曲且内旋外翻位,就容易引发前交叉韧带损伤。
非运动相关损伤: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发生,比如行走时不慎滑倒,膝关节突然遭受外翻或旋转暴力等,也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但相对运动损伤来说发生率较低。
临床表现
疼痛:受伤当时往往感觉膝关节有撕裂样疼痛,随后疼痛可能会逐渐缓解,但在活动膝关节时,尤其是屈伸、旋转等动作时,疼痛会再次出现或加重。
肿胀:受伤后膝关节迅速出现肿胀,这是因为韧带损伤后局部出血、渗出等导致关节内积血和组织水肿。一般在数小时内即可出现明显肿胀。
不稳定感:患者会感觉膝关节有松垮、不稳定的情况,比如行走时感觉膝关节有错位感,上下楼梯时尤其明显,严重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行走姿势异常,不愿用受伤的腿承重等;而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在损伤后恢复更慢,且不稳定感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行走、上下楼等活动,增加跌倒风险。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常用的有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等。Lachman试验是检查者一手固定股骨远端,另一手向前拉胫骨近端,若胫骨向前移动距离超过正常侧,则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前抽屉试验是患者仰卧位,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住胫骨近端,向前牵拉,观察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程度,前移明显则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在进行体格检查时,由于生理结构和身体状况的差异,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准确性,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细致操作。
影像学检查:
膝关节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膝关节其他骨性结构的损伤,如骨折等,但对于前交叉韧带本身的损伤诊断价值有限,可显示膝关节的大体结构情况。
膝关节MRI检查:是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金标准。通过MRI可以清晰地看到前交叉韧带的形态、信号改变等情况,能够明确韧带是部分损伤还是完全断裂,以及损伤的具体部位等。对于儿童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需要注意固定患儿,避免因患儿不配合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影响诊断;对于一些肥胖患者,MRI检查也能较好地显示韧带情况,但可能需要更仔细地分析图像。
治疗相关(仅提及治疗方式,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一些损伤程度较轻、膝关节稳定性尚可的患者。主要包括膝关节制动、康复训练等。制动可以采用支具等方式,限制膝关节的活动,为韧带修复创造条件;康复训练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包括膝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以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更注重安全性和适度性,避免过度训练影响骨骼发育;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训练强度需逐步增加。
手术治疗:对于大部分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等。通过手术用自体肌腱或异体肌腱等重建前交叉韧带,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建议在损伤后尽早进行手术,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合并其他严重损伤需要先处理其他损伤的,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推迟手术时间。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不同,儿童患者手术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因素,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基础疾病等对手术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