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前期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及预防建议,其症状包括运动和非运动两方面,运动症状有震颤(常为首发,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呈“搓丸样”动作)、肌强直(有“铅管样”“齿轮样”强直)、运动迟缓(如手指精细动作慢、“小写症”“面具脸”)、姿势平衡障碍(早期上肢摆动减小、下肢拖曳,后期平衡不稳易跌倒);非运动症状有感觉障碍(嗅觉减退、肢体麻木疼痛)、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多汗等)、精神障碍(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易与衰老混淆,家属需关注;有家族史者应定期体检;患慢性病者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时全面评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或有助于预防。
一、运动症状
1.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是拇指与示指呈“搓丸样”动作,频率为4-6Hz。一些患者可能在早期仅表现为轻微的手指或手部震颤,容易被忽视。对于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一些生理性震颤,更需要仔细鉴别。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突然出现震颤也需警惕是否为帕金森病前期症状。
2.肌强直:患者肢体可出现“铅管样强直”,即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大小始终一致,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如伴有震颤则可表现为“齿轮样强直”,即感觉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早期患者可能仅感觉肢体活动不灵活、僵硬,在起床、翻身、久坐后起身等动作时较为明显。有脊柱关节病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将这种肌强直的症状归咎于原有疾病,从而延误诊断。
3.运动迟缓:早期可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缓慢,如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比以前笨拙。写字时可能出现字体越写越小的情况,称为“小写症”。面部表情减少,瞬目次数减少,呈现“面具脸”。年龄较大、活动量少的人群,运动迟缓可能更容易被认为是自然衰老的表现而被忽视。
4.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表现为行走时上肢摆动幅度减小或消失,下肢拖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平衡不稳,容易跌倒。对于有视力障碍或患有其他影响平衡疾病的患者,姿势平衡障碍可能更为明显且复杂,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
二、非运动症状
1.感觉障碍:早期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这可能是帕金森病较早期的非运动症状之一。患者可能难以分辨一些常见的气味,如香水、食物的气味等。此外,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会将这些症状归因于颈椎病、腰椎病等其他疾病。
2.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也可能出现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即患者在睡眠中出现喊叫、拳打脚等激烈的动作。有长期失眠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忽视睡眠障碍与帕金森病的关联。老年人睡眠质量本身可能较差,更需要关注睡眠障碍的变化。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便秘、多汗、油脂面、排尿障碍等。便秘较为常见,可能与肠道蠕动减慢有关。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和复杂。
4.精神障碍:早期可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患者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认知障碍也可能在疾病早期出现,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或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人群,出现精神障碍时更需要警惕是否与帕金森病相关。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上述症状可能更容易与衰老表现相混淆,家属应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帕金森病前期症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在出现类似帕金森病前期症状时,不要自行判断,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也可能对帕金森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