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干咳能忍住吗
干咳能否忍住需综合多方面情况考量,不同人群忍住干咳表现有差异,长期强行忍住干咳有潜在风险,可通过调整体位、增加空气湿度、饮用温水及医疗干预等替代方式缓解干咳,长期强行忍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干咳会带来气道损伤、影响肺部通气功能、诱发其他并发症等潜在风险,可通过调整体位、增加空气湿度、饮用温水及医疗干预等方式替代缓解干咳
一、干咳能否忍住需综合多方面情况考量
(一)从生理角度看
人体的咳嗽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会引发咳嗽。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干咳,理论上人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忍住,但长期强行忍住干咳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从神经反射机制来说,呼吸道的感受器受到病毒等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传导至中枢,再引起咳嗽肌群的收缩。然而,过度强行忍住干咳可能会导致气道内压力升高,影响肺部通气等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存在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1.儿童群体:儿童的咳嗽反射相对更敏感,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干咳,儿童往往更难忍住。而且儿童的呼吸道较为娇嫩,长期忍住干咳可能会影响其肺部发育等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在感染病毒出现干咳时,如果强行忍住,可能会导致气道内痰液等分泌物积聚,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等。
2.成年人群体:一般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建议长期强行忍住干咳。如果是健康的成年人偶尔忍住干咳可能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是长期反复忍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干咳,可能会使气道内的炎症介质等积聚,不利于呼吸道炎症的消退。比如,长时间忍住干咳可能会导致气道黏膜受到更大的刺激,进而加重呼吸道的损伤。
3.老年人群体: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干咳时,老年人强行忍住干咳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因为忍住咳嗽时胸腔内压力急剧升高,会影响血液循环,对于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心脏负担加重等情况。同时,老年人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减退等,忍住干咳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可能会加重肺部感染等情况。
二、忍住干咳的潜在风险及替代缓解方式
(一)强行忍住干咳的潜在风险
1.气道损伤风险:长期强行忍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干咳,气道内压力持续升高,可能会导致气道黏膜受损,使得呼吸道更容易受到进一步的感染等不良影响。例如,气道黏膜受损后,其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让病毒等病原体在局部定植繁殖,加重感染程度。
2.肺部通气功能影响:忍住干咳会影响肺部的正常通气换气过程,对于一些本身肺功能就有所下降的人群,如患有肺气肿等疾病的患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机体的氧供情况。
3.诱发其他并发症风险:如前面提到的老年人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等,对于儿童可能导致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等。
(二)替代缓解干咳的方式
1.调整体位:适当采取坐姿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干咳不适。例如,坐着时身体处于相对直立状态,有利于气道通畅,减少分泌物积聚对呼吸道的刺激。
2.增加空气湿度: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从而减轻呼吸道受到刺激引起的干咳。研究表明,适宜的空气湿度(如40%-60%)可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干燥刺激,缓解咳嗽症状。
3.饮用温水:适量饮用温水可以湿润呼吸道,减轻呼吸道的刺激,对于缓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干咳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烫,以免加重呼吸道的损伤。
4.医疗干预方式(非药物):如果干咳较为严重影响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物理治疗方式,如呼吸训练等,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