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痉挛是什么
胃痉挛是胃部肌肉强烈收缩致上腹部突发剧烈绞痛等的状态,常见诱因有饮食、腹部受凉、精神、疾病等,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绞痛等及伴随症状,诊断靠症状表现,需与其他疾病鉴别,处理有非药物和药物方法,预防要从饮食习惯、腹部保暖、心情、治疗基础疾病等方面入手。
胃痉挛是胃部肌肉强烈收缩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突发的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可能呈绞痛样。
一、常见诱因
1.饮食因素
进食过冷、过热、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大量食用刚从冰箱取出的冷饮、过烫的火锅食材、过于辛辣的辣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痉挛。对于儿童来说,如果经常食用不卫生、不符合其肠胃消化能力的零食,也容易诱发胃痉挛;成年人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进而可能导致胃痉挛。
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像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诱发胃痉挛。
2.腹部受凉
天气寒冷时,不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老年人机体代谢较慢,对寒冷的耐受能力差,腹部受到寒冷刺激后,容易引起胃痉挛。例如在寒冷的季节穿着单薄,腹部暴露在外,就可能引发胃痉挛。
3.精神因素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的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部的调节,导致胃痉挛发生。比如一些面临重大考试的学生,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胃痉挛;成年人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情况下,也可能因精神因素诱发胃痉挛。
4.疾病因素
胃部本身的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这些疾病会使胃黏膜处于受损或敏感状态,容易诱发胃痉挛。例如胃溃疡患者,溃疡部位受到胃酸刺激时,就可能引发胃痉挛。
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能间接引起胃痉挛,如胆石症、胰腺炎等,这些疾病导致的疼痛可能会牵涉到胃部,引发胃痉挛。
二、临床表现
1.疼痛特点
胃痉挛发作时上腹部疼痛剧烈,疼痛性质多为绞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患者可能会蜷曲身体、出冷汗。儿童在发生胃痉挛时,往往表现得较为烦躁,难以安抚,可能会用手捂着肚子哭闹。
2.伴随症状
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胃部强烈收缩刺激了胃肠道,导致胃肠道逆蠕动,引起恶心、呕吐。如果胃痉挛是由严重疾病引起,还可能伴有发热、黑便等症状,例如胃溃疡合并出血时可能会出现黑便,胰腺炎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主要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来初步诊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饮食情况、发病诱因等。例如患者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绞痛,有明确的饮食不当或腹部受凉等诱因,结合这些情况可初步考虑胃痉挛。
2.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引起上腹部疼痛的疾病鉴别,如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这些疾病引起的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部放射,通过腹部B超等检查可以鉴别;还有心肌梗死,少数心肌梗死患者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胃痉挛混淆,通过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等检查可以鉴别。
四、处理与预防
1.处理方法
一般的非药物缓解方法,如可以让患者平卧,用热水袋热敷上腹部,通过温热刺激缓解胃部肌肉痉挛,儿童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缓解胃痉挛的药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自行使用药物。
2.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儿童的饮食要注重卫生和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多不健康的零食;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消化能力调整饮食。
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可通过适当的运动、休闲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如成年人可以通过慢跑、瑜伽等运动放松身心,儿童可以通过玩耍等方式释放压力。
积极治疗胃部基础疾病,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胃部及其他系统的疾病,预防胃痉挛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