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控制脑血管硬化,可通过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和坚果、新鲜蔬菜水果,并保持低盐饮食来实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在相关食物的选择、食用量和烹饪方式等方面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要适当增加全谷物比例、选择合适鱼类等,老年人要注意全谷物和鱼类食用量及烹饪方式、控制盐摄入,女性在特殊时期有相应摄取要求,久坐办公室人群和糖尿病等病史人群食用坚果有不同注意事项,不同人群吃蔬菜水果也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对脑血管硬化的预防和控制有一定益处。例如全谷物,像燕麦、糙米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平稳血糖,进而间接对脑血管硬化产生积极影响。以燕麦为例,每100克燕麦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长期适量食用燕麦等全谷物食品,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脂代谢,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适当增加全谷物在饮食中的比例,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度加工损失营养;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食用时需注意适量,细嚼慢咽,保证消化吸收。
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一)鱼类
鱼类富含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具有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对脑血管硬化有保护作用。比如三文鱼,每100克三文鱼中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日常饮食中都可适当增加鱼类的摄入,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更应注重鱼类的合理摄取,以保证自身和胎儿或婴儿的营养需求。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以选择一些刺少的鱼类,如鲈鱼等,以补充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促进大脑发育;老年人则可每周食用2-3次鱼类,每次适量,注意烹饪方式以清蒸等清淡做法为主,避免油煎等导致油脂摄入过多。
(二)坚果
坚果也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例如核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甘油脂等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防止动脉硬化。不过,坚果热量较高,食用时需控制量,每天一小把即可。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可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坚果作为健康零食,但要注意不要因为食用坚果而增加每日总热量摄入导致体重超标;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则需要严格控制坚果的摄入量,因为坚果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三、新鲜蔬菜水果
(一)蔬菜
像菠菜、西兰花等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以菠菜为例,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够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不同年龄人群中,幼儿可以将菠菜等蔬菜制作成适合他们咀嚼和消化的形式,如菠菜泥等;老年人食用蔬菜时要注意烹饪软烂,方便消化吸收。
(二)水果
例如苹果,富含果胶等成分,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同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对水果的需求并无本质差异,但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等特殊人群,要选择低糖水果,并控制食用量。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经常熬夜的人群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摄入,以补充因熬夜流失的营养,但也要注意水果的糖分情况。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胃溃疡患者,食用水果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品种和食用时间,避免过酸等刺激性水果在空腹时食用,以免加重胃肠不适。
四、低盐饮食
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脑血管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日常饮食应减少盐的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要从小培养低盐饮食的习惯,因为过早接触高盐饮食可能会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老年人由于味觉减退等原因,更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可以通过使用限盐勺等工具来准确控制盐量。不同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在低盐饮食方面都要严格遵守,但对于患有高血压的女性等特殊人群,更要加强低盐饮食的管理,以更好地控制血压,进而对脑血管硬化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