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咳嗽有多种表现形式,与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等咳嗽有区别,其机制是病毒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咳嗽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诊断依据为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需与其他引起咳嗽疾病鉴别。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咳嗽的特点
(一)咳嗽表现形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部分患者表现为干咳,即没有明显咳痰的咳嗽;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少量白痰的咳嗽。从持续时间来看,有的患者咳嗽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不等。一般来说,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1-2周内,咳嗽症状较为常见。
(二)与其他疾病咳嗽的区别
1.与普通感冒咳嗽的区别: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症状相对较轻,多在感冒发病初期出现,一般随着感冒病情的好转咳嗽会逐渐减轻。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有时可能更为顽固,部分患者感染后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其他典型症状,普通感冒一般较少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的情况。
2.与细菌性肺炎咳嗽的区别:细菌性肺炎引起的咳嗽往往伴有较多脓性痰液,可能还会有高热、寒战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常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咳嗽,其痰液情况相对不具有典型的细菌性肺炎的脓性痰特点,且血常规中白细胞等指标变化不一定如细菌性肺炎那样典型。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相关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黏膜感受器受到刺激,从而引发咳嗽反射。同时,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使得气道对各种刺激因素更加敏感,进一步加重咳嗽症状。例如,多项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这些改变会持续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咳嗽的发生和持续。
三、特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咳嗽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咳嗽相对较频繁,但由于儿童不会准确表述病情,可能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发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儿童的呼吸道相对较窄,咳嗽时更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等情况,家长要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避免因咳嗽导致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同时,儿童用药需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咳嗽,如适当多喝温水等,若咳嗽严重需就医评估后再考虑是否用药。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咳嗽时,更要引起重视。老年患者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咳嗽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例如,剧烈咳嗽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情况。老年患者咳嗽时要注意观察咳嗽的频率、程度以及是否有咳痰带血等异常情况,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咳嗽的处理上也要更加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评估和处理。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咳嗽时,要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咳嗽可能会引起腹压增加,进而对子宫产生一定影响。在处理咳嗽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优先采用安全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通过调整体位、适当休息等方式缓解咳嗽,同时要密切监测自身和胎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如近期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是否处于疫情高发地区等,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如咳嗽伴有发热、乏力等,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等即可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
(二)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进行鉴别,除了前面提到的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外,还需要与支原体肺炎等进行鉴别。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发热,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等有助于鉴别诊断。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手段来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