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损伤后需早期制动固定,2-3周,密切观察血运,24-48小时内冷敷;药物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抗炎,儿童需谨慎;康复分固定期和拆除固定后,固定期做未固定关节活动和肌肉等长收缩,拆除后渐进关节活动度和力量训练;复杂损伤72小时内手术,术后配合康复;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儿童注意营养均衡。
一、早期处理
1.制动与固定
手指肌腱损伤后应立即进行制动,可使用夹板或支具将受伤手指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如屈腕位等,目的是减少肌腱的进一步损伤,一般固定2-3周,具体时间需根据损伤程度遵医嘱确定。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固定装置的松紧度,避免影响手指血液循环,因为儿童手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液循环调节能力与成人不同,过紧可能导致缺血,过松则起不到固定效果。
制动期间要密切观察手指的血运情况,包括颜色、温度、感觉等。如果出现手指苍白、温度降低、感觉麻木等缺血表现,需及时调整固定装置。
2.冷敷
在损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通过降低局部组织温度,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对于儿童患者,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可在皮肤与冷敷物之间隔一层薄布。
二、药物辅助
1.非甾体抗炎药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儿童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谨慎,要根据年龄和体重严格控制,因为低龄儿童使用可能会有胃肠道、肾脏等方面的风险。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三、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固定期间)
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如相邻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帮助儿童进行这些简单的关节活动,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损伤。
进行手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收缩但关节不产生运动,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样可以保持肌肉力量,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做准备。
2.后期康复(拆除固定后)
渐进性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医生评估可以拆除固定装置后,开始进行受伤手指的屈伸等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使用健侧手指辅助受伤手指进行缓慢的屈伸运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3-4次。例如,从较小的活动幅度开始,逐步增大,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力量训练:当关节活动度有所恢复后,进行手指的力量训练。可以使用握力器等进行练习,逐渐增加握力的强度和时间。开始时每次握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对于儿童患者,力量训练要根据其年龄和恢复情况适当调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加重。
四、手术治疗相关
1.手术时机
如果是复杂的肌腱损伤,如肌腱完全断裂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一般来说,应在损伤后尽快进行手术,最好在72小时内,这样可以提高肌腱愈合的效果。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要更加谨慎,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全身情况和损伤局部情况,因为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虽然较强,但手术风险也需要充分评估。
2.术后康复配合
手术修复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术后早期要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包括早期的关节活动度维持和后期的力量恢复等。例如,术后1-2周内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肌腱再次损伤;术后2-6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力量训练等。儿童患者术后康复需要家长更多的参与和配合,要鼓励儿童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同时要注意保护受伤手指,避免再次受到外力伤害。
五、饮食营养
1.营养支持
在肌腱损伤恢复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肌腱的修复,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同时,要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等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肌腱修复有帮助。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支持肌腱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