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刺有什么症状
颈椎骨刺有局部症状、神经压迫相关症状和脊髓压迫相关症状。局部症状包括疼痛(持续性或间歇性,活动劳累后加重,可放射,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颈部活动受限(屈伸、旋转等活动受不同程度限制,与生活方式有关)、局部压痛(相应部位按压有明显压痛);神经压迫相关症状有上肢麻木疼痛(压迫神经根时出现,放射至手指,不同性别受生活方式影响)、肢体无力(影响上肢精细动作,年龄大的人群受影响更明显)、感觉障碍(上肢皮肤感觉减退,与神经受压感觉传导异常有关);脊髓压迫相关症状相对严重,有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步态不稳,中老年人群风险相对高)、四肢肌张力增高(肢体发紧,活动不灵活,影响日常活动)、大小便功能障碍(后期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严重症状)。
一、局部症状
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症状,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在颈部活动、劳累后往往会加重。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颈椎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容易引发颈部疼痛,疼痛可向肩部、上肢放射。不同年龄段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因颈椎退变基础上出现骨刺,疼痛相对更易因活动等因素诱发;年轻人若因外伤等因素导致颈椎骨刺,也会出现疼痛,但可能与劳损等因素相关度更高。
颈部活动受限:颈椎骨刺会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范围,患者颈部屈伸、旋转等活动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转头时会感觉不灵活,严重时可能只能向某个方向有限度地转动颈部。这与颈椎骨刺导致周围软组织受到刺激、颈椎关节结构改变有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期低头工作的人,颈部活动受限表现可能更明显,长期低头工作者因颈椎长期处于前屈姿势,骨刺对颈椎活动的影响更易显现。
局部压痛:在颈椎骨刺相应的部位按压时,可感觉到明显的压痛。通过触诊可以发现病变颈椎节段有压痛感,这是因为骨刺刺激周围的神经、肌肉等组织,导致局部组织处于敏感状态。对于有颈椎病史或长期颈部不适的人群,进行局部压痛检查有助于辅助诊断颈椎骨刺。
二、神经压迫相关症状
上肢麻木、疼痛:当颈椎骨刺压迫神经根时,会出现上肢麻木、疼痛的症状,麻木可从肩部放射至手指。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常表现为上肢放射性疼痛伴麻木,疼痛性质可为刺痛、灼痛等。不同性别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生活方式影响下有所不同,长期使用电脑的女性,由于颈部姿势不当,更容易因颈椎骨刺压迫神经根出现上肢麻木疼痛症状。
肢体无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肢体无力的情况,影响上肢的精细动作,如拿东西不稳、持物掉落等。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到压迫后,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肌肉力量相对较弱,若出现颈椎骨刺导致的肢体无力,可能会更快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需要更关注颈部情况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感觉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上肢皮肤感觉减退,对痛觉、温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比如用棉棒轻触上肢皮肤,患者感觉不如正常皮肤敏感。这与神经受压后感觉传导异常有关,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有颈椎外伤史的患者,其感觉障碍可能与外伤基础上的骨刺压迫相关,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病情。
三、脊髓压迫相关症状(相对严重情况)
行走不稳:脊髓受到压迫时,患者行走时会有踩棉花感,步态不稳,容易摔倒。这是因为脊髓受损后,对肢体运动的调控功能出现障碍。中老年人群由于颈椎退变基础更明显,发生脊髓压迫相关症状的风险相对较高,若出现行走不稳情况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颈椎情况。
四肢肌张力增高:可表现为肢体发紧,活动不灵活。肌张力增高是脊髓受压后神经系统的一种病理反应,会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影响患者的日常行走、穿衣等基本生活活动,需要及时进行医学干预来缓解脊髓压迫情况,改善肌张力增高带来的不良影响。
大小便功能障碍:这是较为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后期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情况。当脊髓受压严重影响到控制大小便的神经功能时会出现此类症状,对于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减轻脊髓压迫,保护神经功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