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淋巴结肿大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感染性因素包括EB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及链球菌、结核杆菌等细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有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性因素(如白血病、淋巴瘤)、异物反应、代谢性疾病等;发现小孩淋巴结肿大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相应治疗,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特殊年龄段小孩需谨慎评估处理。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小孩淋巴结肿大
(一)病毒感染
1.EB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除了有淋巴结肿大外,还常伴有发热、咽峡炎、肝脾肿大等表现。研究显示,EB病毒感染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一般直径可达1-3厘米,有的甚至更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2.风疹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时,患儿先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同时可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以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有轻度压痛,一般在皮疹出现后1-2周逐渐消退。
3.麻疹病毒感染:麻疹患儿在出疹前1-2天,可在口腔两侧颊黏膜上出现麻疹黏膜斑,同时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之后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在此过程中也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
(二)细菌感染
1.链球菌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疾病,当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区域的淋巴结会肿大,表现为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可肿大、压痛;猩红热除了有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皮疹外,也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2.结核杆菌感染:小孩感染结核杆菌后可引起淋巴结结核,多见于颈部淋巴结,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淋巴结肿大,初期淋巴结质地较硬、无痛,可推动,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可相互粘连融合,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窦道。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小孩淋巴结肿大
(一)免疫性疾病
1.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这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风湿性疾病,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同时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还可伴有发热、皮疹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
2.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也可发生,患儿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同时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此外还可累及肾脏、血液系统等多个脏器,自身抗体检查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可呈阳性。
(二)肿瘤性因素
1.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患儿除了有贫血、出血、发热等表现外,还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较硬、无压痛,可遍布全身,但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为明显,同时可伴有肝脾肿大。
2.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淋巴瘤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发生在颈部、纵隔、腹腔等部位的淋巴结,同时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三)其他因素
1.异物反应:如果小孩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周围有异物刺入,如小刺、木刺等,可引起局部淋巴结反应性肿大,一般在取出异物后,淋巴结肿大可逐渐消退。
2.代谢性疾病:某些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如Niemann-Pick病等罕见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患儿除了有淋巴结肿大外,还可伴有肝脾肿大、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这类疾病多有家族遗传倾向,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进行确诊。
当发现小孩有淋巴结肿大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淋巴结超声、病理活检等,以明确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对于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则需要针对具体的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对于有特殊病史或处于特殊年龄段(如婴儿、幼儿等)的小孩,在评估和处理淋巴结肿大时需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