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肩袖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休息与制动(轻度损伤休息,需制动者用三角巾悬吊,时间依损伤程度定,不同年龄需注意相关问题)、物理治疗(早期冷敷、后期热敷,还有超声波、电疗等,参数考虑个体差异)、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症状,儿童慎用);手术治疗包括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原理、适用情况、术后康复依个体情况)和开放手术(适用复杂损伤等,对老年患者风险高,术后需关注康复及防并发症)。
一、保守治疗
(一)休息与制动
对于轻度肩袖损伤的患者,休息是重要的基础措施。通过让肩部得到充分休息,减少肩部的活动,尤其是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可以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例如,避免提重物、过度的肩部外展上举等动作。对于需要制动的患者,可使用三角巾等将上肢悬吊于胸前,限制肩部的活动范围,一般制动时间根据损伤程度而定,通常为24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过长时间的制动可能导致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制动期间更需注意防止肌肉萎缩等情况,而年轻患者相对恢复能力较强,但也不能忽视制动的规范。
(二)物理治疗
1.冷敷与热敷:在损伤早期(一般指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疼痛。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可使用毛巾包裹冰袋。而在损伤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损伤修复。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冷热刺激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或热敷时更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把控。
2.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它可以通过机械效应、热效应等发挥作用,对于肩袖损伤的修复有一定帮助。其治疗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调整,例如根据患者的年龄、损伤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超声波的频率、强度和治疗时间等。
3.电疗:包括低频电刺激、中频电疗等。低频电刺激可以兴奋神经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中频电疗则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电疗的参数设置同样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对电刺激的耐受程度与成年人不同,需要调整合适的参数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且避免不适。
(三)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缓解肩袖损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和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只有在疼痛等症状严重且非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谨慎考虑是否使用相关药物,并且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特殊原则。
二、手术治疗
(一)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
1.手术原理:通过肩关节镜插入器械,对肩袖损伤进行修复。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肩袖损伤的情况,然后利用缝线等材料将损伤的肩袖组织修复到骨头上。
2.适用情况:对于较大的肩袖撕裂或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肩袖损伤患者,通常考虑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风险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由于组织修复能力较强,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好,但也需要遵循术后康复的规范;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等情况,手术前需要对全身状况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以降低手术风险。
3.术后康复: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早期需要进行肩部的制动和简单的功能锻炼,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范围。康复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包括年龄、损伤程度等因素。例如,术后12周主要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术后23个月逐渐进行肩关节的活动度锻炼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修复组织再次损伤。
(二)开放手术
1.手术方式:对于一些复杂的肩袖损伤或者不适合肩关节镜手术的情况,可能会采用开放手术。开放手术需要切开肩部皮肤等组织来暴露肩袖进行修复。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开放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大,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开放手术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同样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康复计划,并且要注意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