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表现(腹痛、异常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和体征表现(妇科检查有子宫压痛、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免疫力低下者不典型)、CRP和PCT(升高提示炎症及反映严重程度);影像学检查B超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回声等;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情况并可取组织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可见子宫内膜间质炎细胞浸润,是诊断金标准,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相应特点和注意事项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腹痛:下腹部疼痛是子宫内膜炎常见症状,可表现为轻度下腹部坠胀或隐痛,部分患者疼痛较为明显,活动或性交后可能加重。不同年龄患者腹痛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如青春期女性与育龄期女性腹痛感受可能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但本质均与炎症刺激子宫有关。
异常阴道出血: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非经期也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妊娠相关的子宫内膜炎还可能出现阴道流血伴有妊娠物排出等情况;而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则更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炎的可能,因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低,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较薄,出现异常出血往往是病理情况。
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为脓性、血性或伴有异味。不同年龄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表现可能受生理状态影响,育龄期女性可能因炎症刺激宫颈、阴道导致分泌物性状改变,绝经后女性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更易受细菌等感染出现异常分泌物。
2.体征表现
妇科检查体征: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压痛,宫颈举痛,附件区可能有压痛。不同年龄女性妇科检查时的配合度不同,如儿童期女性进行妇科检查需非常谨慎,尽量在麻醉下轻柔操作,而成人女性妇科检查相对可按常规进行,但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医源性感染。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能并不一定明显升高,存在炎症时可能白细胞计数变化不典型。例如,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差,即使有严重子宫内膜炎,白细胞计数可能仅轻度升高或正常,此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迅速升高,PCT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这两项指标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且可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对于不同年龄人群,CRP和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略有差异,如儿童患者在感染时CRP和PCT的变化往往较为敏感,能较早提示炎症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回声情况等。子宫内膜炎时B超可能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部分患者可能有宫腔积液等表现。不同年龄女性子宫的B超表现有一定差异,青春期女性子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子宫内膜厚度等有其自身特点;育龄期女性子宫B超表现相对更具规律性;绝经后女性子宫萎缩,B超下子宫内膜薄,若出现异常增厚等情况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炎或其他病变。例如,绝经后女性B超发现子宫内膜厚度超过4mm就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病理情况,包括子宫内膜炎。
四、宫腔镜检查
1.直接观察
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颜色等情况。子宫内膜炎时可见子宫内膜充血、水肿,有炎性渗出物,严重时可能有散在的出血点或溃疡形成。宫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炎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有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但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还可在宫腔镜下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时需根据年龄调整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如儿童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需在更谨慎的操作环境下进行,充分评估风险。
五、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
1.病理表现
病理检查可见子宫内膜间质中有大量炎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炎症的类型和程度,是诊断子宫内膜炎的金标准。在进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时,需注意取材的部位和深度,以确保获取有代表性的组织样本。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取材时要考虑到年龄相关的子宫结构特点,如老年患者子宫萎缩,取材可能相对困难,需更加精细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