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绞痛是4个月以内婴儿常见功能性肠紊乱,因肠道发育不成熟等致腹部不适,有特定哭闹、腹部表现,可能由胃肠道发育、喂养、神经心理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腹部安抚、体位调整、环境调整缓解,四个月宝宝应对时要注意操作方法和产品选择,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肠绞痛的定义
肠绞痛是4个月以内婴儿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紊乱,是由于婴儿肠道发育不成熟,肠道蠕动不规则,导致肠道气体积聚引起的腹部不适。
二、四个月宝宝肠绞痛的症状表现
1.哭闹表现
通常在傍晚或夜间出现突然性的大声哭闹,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宝宝可能哭闹数小时。这种哭闹与正常的饥饿、困倦等引起的哭闹不同,很难安抚。研究发现,约有10%-20%的婴儿会出现肠绞痛症状,且多在出生后2-4周开始,4个月左右逐渐缓解。
哭闹时宝宝可能表现出面部涨红、双腿蜷曲等表现,这是因为肠道不适导致腹部紧张,通过双腿蜷曲可能试图缓解腹部的不适感。
2.腹部表现
腹部膨隆,用手触摸宝宝腹部可感觉较紧张,有的宝宝可能伴有腹胀。这是由于肠道内气体积聚,导致肠道扩张引起的。
有的宝宝可能出现放屁增多的情况,但放屁后哭闹不一定能立即缓解,因为肠道内气体可能仍未完全排出,腹部不适仍存在。
三、肠绞痛的可能原因
1.胃肠道发育因素
四个月宝宝的胃肠道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肠道蠕动容易出现紊乱。例如,肠道的平滑肌发育还不够成熟,不能协调地进行蠕动,导致气体在肠道内积聚,引发肠绞痛。
消化系统酶的分泌也可能存在相对不足的情况,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导致肠道内产生过多气体,诱发肠绞痛。
2.喂养因素
喂养不当可能引起肠绞痛。如宝宝在吃奶过程中吸入过多空气,尤其是母乳喂养时,宝宝含接姿势不正确,或者奶瓶喂养时奶嘴孔过大,都会导致宝宝吸入大量空气。这些空气进入肠道后,会引起肠道胀气,从而引发肠绞痛。另外,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如果对配方奶中的蛋白质过敏或不耐受,也可能出现肠道不适,导致肠绞痛。据相关研究,约有5%-10%的配方奶喂养宝宝可能因牛奶蛋白过敏出现类似肠绞痛的症状。
3.神经心理因素
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肠道的调控能力有限。同时,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温度变化、噪音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神经调节,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肠绞痛。而且,宝宝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绞痛的发生,例如宝宝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可能会加重肠道的不适症状。
四、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1.腹部安抚
可以将宝宝平放在床上,用温暖的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按摩的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时间可以控制在5-10分钟左右。顺时针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缓解肠道胀气引起的不适。
还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的腹部安抚产品,如含有特定成分的腹部舒缓贴等,但使用前需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最好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2.体位调整
将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的头部靠在家长的肩膀上,然后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排出吸入的空气。这种体位调整可以使宝宝的腹部受到一定的压力,促进气体排出,缓解肠绞痛症状。一般每次拍背时间可以持续3-5分钟,直到宝宝打出嗝来。
让宝宝趴在家长的身上也是一种缓解肠绞痛的方法,趴在家长身上时,腹部受到一定的压力,同时宝宝的头部偏向一侧,有利于气体排出,部分宝宝在趴着时肠绞痛症状会有所缓解,但要注意在宝宝趴着时要有专人看护,避免窒息等危险情况发生。
3.环境调整
保持宝宝周围环境的安静和舒适,减少噪音、强光等刺激。可以给宝宝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一个相对安静温馨的氛围,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从而减轻肠绞痛症状。温度要适宜,一般保持在22-25℃左右比较合适,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可能加重宝宝的不适。
五、特殊人群(四个月宝宝)的温馨提示
四个月宝宝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在应对肠绞痛时需特别注意。首先,在进行腹部按摩和体位调整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正确的方法和力度,避免对宝宝造成伤害。例如,按摩腹部时力度不能过大,以免损伤宝宝娇嫩的腹部组织;拍背时要注意手部的力度和姿势,防止影响宝宝呼吸。其次,在选择缓解肠绞痛的产品时,一定要选择经过严格质量检测、适合婴儿使用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有害成分的产品对宝宝健康造成影响。如果宝宝肠绞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频繁、精神萎靡、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因为虽然肠绞痛是功能性疾病,但也可能存在其他疾病与之混淆的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