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会多方面影响健康,在骨骼系统损害上影响骨骼正常发育与降低强度;在生长发育方面使身高增长受限、影响身体机能发育;对神经系统造成神经兴奋性增高及可能有智力发育潜在影响;还会因外观畸形及疾病长期影响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与负担。
一、骨骼系统损害
1.影响骨骼正常发育: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处于不断生长和重塑的阶段,维生素D缺乏会使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钙、血磷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动员骨钙释放,维持血钙水平。但这会导致骨骼矿化不足,出现一系列骨骼畸形。例如,6个月以内的婴儿易出现颅骨软化,表现为颅骨变薄、按压有乒乓球样感觉;1岁左右的患儿可能出现方颅,即额骨、顶骨双侧向外隆起,形成方盒样头型;胸部可出现佝偻病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呈串珠状;严重者还可出现鸡胸或漏斗胸,影响胸廓的正常形态和肺的发育;下肢则可能出现膝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影响患儿的行走功能和身体外观。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骨骼发育特点不同,因此佝偻病在不同年龄段会呈现出相应的骨骼畸形表现,年龄越小,骨骼生长越快,受影响越明显。
2.导致骨骼强度降低:由于骨骼矿化不足,骨骼的强度和硬度下降,患儿容易发生骨折。即使是轻微的外力作用,如日常的活动、碰撞等,都可能导致骨折发生。这不仅会给患儿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例如,在日常护理中,给佝偻病患儿更换尿布、穿衣等动作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骨折,而且骨折愈合相对正常儿童也会比较缓慢,因为骨骼本身的质量不佳,影响了骨折部位的修复和重建。
二、影响生长发育
1.身高增长受限:骨骼是身体生长的重要支撑结构,佝偻病导致的骨骼发育异常会直接影响身高的增长。患儿由于骨骼矿化不足,生长板的发育受到影响,使得长骨的生长速度减慢,最终导致身高低于同龄人正常水平。研究表明,患有佝偻病的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身高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例如,一项对大量佝偻病患儿和健康儿童的纵向跟踪研究发现,佝偻病患儿在青春期前的身高增长速度比健康儿童平均每年低1-2厘米,长期如此会使患儿成年后的身高可能低于正常范围。
2.影响身体机能发育:除了身高,佝偻病还会影响患儿的其他身体机能发育。例如,胸廓畸形会影响肺部的发育和功能,导致患儿肺活量减少,呼吸功能受限,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同时,骨骼畸形还可能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使患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受到影响,延缓其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育进程,如坐、爬、站、走等动作的发育可能会比正常儿童延迟,进而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神经兴奋性增高: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患儿常出现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夜间哭闹、多汗等。这是因为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多汗会使患儿头部不断摩擦枕头,导致枕秃。长期的夜间哭闹和睡眠不安会影响患儿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其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旺盛,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进一步影响身高的增长和身体的正常发育。
2.智力发育潜在影响:虽然目前研究尚未明确佝偻病一定会导致智力发育障碍,但有研究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一定影响。维生素D对神经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功能。在儿童早期,神经系统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佝偻病导致的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发育过程,虽然这种影响不一定都会表现为明显的智力低下,但可能会对患儿的认知、学习等能力的发展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外观畸形带来心理压力:佝偻病导致的骨骼畸形,如方颅、O型腿、X型腿等会影响患儿的外观,使患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同伴的嘲笑、异样眼光等,从而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例如,一些患有严重骨骼畸形的佝偻病患儿在学校中可能因为外观与其他孩子不同而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长期如此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2.疾病带来的长期影响导致心理负担:佝偻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的疾病,患儿及其家长需要长期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问题,如定期就医、调整饮食和补充维生素D等。长期的疾病困扰可能会给家长带来精神压力,进而也会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状态。同时,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不便也可能使患儿产生对治疗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