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患有帕金森病可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关注典型症状,包括运动症状(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和非运动症状(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二是了解病史和家族史,如头部外伤史、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史及家族中是否有帕金森病患者;三是进行相关检查,涵盖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MRI、PET或SPECT)和实验室检查;四是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要综合考虑其他疾病影响,儿童和青少年需考虑遗传或罕见疾病可能,孕妇要考虑检查对胎儿的影响。怀疑患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一、关注典型症状
1.运动症状
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的表现是拇指与屈曲的示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频率为4-6Hz。这种震颤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中表现相似,但老年人可能震颤的幅度相对较小。有家族帕金森病史的人群出现震颤症状时更要警惕。
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称为“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称为“齿轮样强直”。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关节有慢性劳损的人群,要注意区分是关节本身问题还是帕金森导致的肌强直。
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如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致起床、翻身均有困难。在工作中需要大量手部精细操作的人群,如裁缝、钟表修理工等,出现运动迟缓症状要及时关注。
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中晚期出现,患者站立时呈屈曲体姿,行走时步距缩短,常见碎步、前冲,称为“慌张步态”。老年人本身平衡能力较差,出现姿势平衡障碍时更易摔倒,独居老人尤其要注意。
2.非运动症状
感觉障碍:早期可出现嗅觉减退或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表现为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在睡眠中出现生动的梦境、肢体舞动等。嗅觉减退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预警信号,从事与嗅觉相关工作的人群,如调香师、品酒师等,更易察觉自身嗅觉的变化。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便秘、多汗、脂溢性皮炎等。便秘较为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较弱,帕金森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会使便秘问题更加突出。
精神障碍:近半数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情绪,还可出现认知障碍、痴呆等。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出现精神障碍时要综合评估是否与帕金森病相关。
二、了解病史和家族史
1.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头部外伤史、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杀虫剂、除草剂、锰等)、一氧化碳中毒史等,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有长期农药接触史的农民,患帕金森病的几率相对较高。
2.家族史:帕金森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了解家族中是否有帕金森病患者,有助于判断患病风险。如果家族中有多位亲属患有帕金森病,其他家族成员更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
三、进行相关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反射、共济运动等进行详细检查,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帕金森病的体征。
2.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脑部疾病,如脑梗死、脑肿瘤等。但帕金森病在MRI上一般无特征性表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显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功能、多巴胺能神经元代谢等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3.实验室检查:目前尚无诊断帕金森病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但可通过血常规、生化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本身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判断是否患有帕金森病时,要综合考虑其他疾病对症状的影响。老年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可能有所减退,在描述症状时可能不够准确,家属要多陪伴、帮助患者记录症状变化。
2.儿童和青少年:虽然帕金森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罕见,但也有报道。儿童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时,要考虑是否有遗传因素或其他罕见疾病的可能,需及时到专业的儿科神经科就诊。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可能掩盖或混淆帕金森病的症状。同时,在进行检查和诊断时,要充分考虑检查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危害的检查方法。
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得了帕金森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