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多为首发,中老年人多见等)、肌强直(铅管样或齿轮样,影响日常生活等)、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等)、姿势步态异常(起步困难等);非运动症状有感觉障碍(疼痛、嗅觉减退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体位性低血压、泌尿障碍等)、精神神经障碍(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等),不同症状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运动症状
1.震颤:多为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通常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频率约4-6Hz,安静或休息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情绪激动时加剧,睡眠时消失。这种震颤在年龄方面,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增加,男性和女性在震颤表现上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如长期接触某些有毒物质等可能增加震颤发生的风险。
2.肌强直:表现为铅管样强直,若合并震颤则呈齿轮样强直。患者肢体僵硬,活动受限,如穿衣、扣纽扣等动作变得困难。肌强直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肌强直导致行动更加迟缓,生活自理难度增加,男性和女性在肌强直的严重程度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影响相似,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等病史的人群肌强直出现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
3.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例如,患者起床、翻身、步行、转弯等动作迟缓,面部表情减少,呈“面具脸”。运动迟缓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年龄较大的患者运动迟缓往往更为明显,男性和女性在运动迟缓的进展速度上可能存在差异,有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突变等病史的人群运动迟缓出现更早且更严重。
4.姿势步态异常: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步距缩短,逐渐发展为慌张步态,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启动,身体前倾,步伐小而快,难以止步。姿势步态异常容易导致患者摔倒,增加骨折等外伤风险,年龄较大的患者因平衡能力下降更易发生摔倒,男性和女性在姿势步态异常的发生风险上无明显性别差异,有帕金森病病史且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姿势步态异常出现更早且更严重。
二、非运动症状
1.感觉障碍
疼痛:常见,可表现为肢体酸痛、麻木等,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能与肌肉强直、姿势异常等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男性和女性在疼痛的发生频率和程度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别,有长期帕金森病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疼痛可能更为明显。
嗅觉减退: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就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这可能是由于嗅觉神经受累所致。嗅觉减退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相对更常见,男性和女性在嗅觉减退的发生概率上无显著差异,有帕金森病家族史且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人群嗅觉减退出现的可能性较高。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便秘:较为常见,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原因导致。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因胃肠功能本身较弱,加上疾病影响,便秘问题可能更为突出,男性和女性在便秘的发生概率上无明显不同,有帕金森病病史且饮食结构不合理的患者便秘可能更严重。
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更高,男性和女性在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概率上无显著差异,有帕金森病且病情累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更易出现。
泌尿障碍:如尿频、尿急、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与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泌尿障碍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男性和女性在泌尿障碍的表现上可能因生理结构差异有所不同,有帕金森病病史且病程较长的患者泌尿障碍可能更明显。
3.精神、神经障碍
抑郁: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等表现。年龄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男性和女性在抑郁的发生概率上无明显差异,有帕金森病且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的患者抑郁可能更严重。
焦虑:患者可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躯体症状。焦虑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也较高,年龄较大的患者焦虑情绪可能更易被忽视,男性和女性在焦虑的发生概率上无显著不同,有帕金森病且病情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焦虑可能更为突出。
认知障碍: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出现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发展为痴呆。年龄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更高,男性和女性在认知障碍的发生概率上无明显差异,有帕金森病家族史且携带相关认知障碍相关基因的人群认知障碍出现更早且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