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重度脊柱侧弯应该怎样治疗
儿童重度脊柱侧弯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术前评估、术后康复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手术时机视Cobb角等情况而定,手术方式有脊柱融合术和生长棒手术;术前需行影像学(X线、CT、MRI)及全身状况(心肺、营养)评估;术后要进行康复训练、佩戴支具并定期复查;儿童患者治疗中要考虑生长潜力、个性化康复、心理及营养等方面。
一、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选择:对于孩子重度脊柱侧弯,手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当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45°且进展较快时,多需要考虑手术。例如,一些研究表明,Cobb角超过45°的患儿,脊柱侧弯进展风险显著增加,此时手术干预能有效阻止侧弯进一步恶化。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有相应的考量,如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若侧弯严重,更需及时评估手术必要性。
2.手术方式
脊柱融合术:这是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通过植入金属内固定物(如椎弓根螺钉等),将脊柱的多个椎体融合在一起,以纠正脊柱的畸形。该手术的原理是利用内固定装置来维持脊柱的矫正位置,促进椎体之间的骨融合,从而稳定脊柱结构。在儿童患者中,需要考虑脊柱的生长潜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融合节段,尽量保留部分脊柱的生长功能,但对于重度侧弯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矫正时,必要的融合是改善病情的关键。
生长棒手术:适用于一些仍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生长棒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脊柱的生长能力,通过可调节的生长棒来逐渐矫正脊柱侧弯,并随着孩子的生长进行多次延长手术。例如,对于年龄较小、侧弯仍有进展可能的重度脊柱侧弯患儿,生长棒手术能在矫正畸形的同时,适应孩子的生长发育,避免一次性融合带来的脊柱生长受限等问题。
二、术前评估
1.影像学评估
X线检查:拍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是评估脊柱侧弯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片可以准确测量脊柱侧弯的Cobb角,这是判断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Cobb角的测量方法是:在上端侧弯椎体的上缘画一条平行线,下端侧弯椎体的下缘画一条平行线,两条平行线的垂线夹角即为Cobb角。同时,还可以观察脊柱的形态、椎体的结构等情况。
CT及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脊柱侧弯情况,可能需要进行CT及MRI检查。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脊柱的骨骼结构,有助于发现椎体的畸形、椎间盘等情况;MRI则主要用于评估脊髓等神经结构的情况,排除是否存在脊髓受压等问题,这对于制定手术方案非常重要,特别是当怀疑有神经压迫时,MRI检查能提供准确的信息。
2.全身状况评估
心肺功能评估:重度脊柱侧弯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需要进行心肺功能检查,如肺功能测试等,以了解孩子的心肺储备能力。因为脊柱侧弯严重时,胸廓会受到影响,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术前评估心肺功能有助于判断孩子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并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如呼吸功能训练等,以提高孩子对手术的耐受性。
营养状况评估: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孩子手术的恢复非常重要。需要评估孩子的身高、体重、营养指标等,对于营养状况不佳的孩子,可能需要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以改善身体状况,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恢复效果。
三、术后康复
1.康复训练
体位训练:术后早期需要指导孩子保持正确的体位,如佩戴支具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佩戴,保持脊柱的矫正位置。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需要家长协助保持正确体位,避免脊柱受到不良应力。
肌肉力量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肌肉力量训练。例如,术后一段时间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四肢肌肉收缩训练,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包括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等,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促进康复。
2.支具佩戴:根据手术情况,可能需要佩戴支具。佩戴支具时要注意合适的佩戴时间和方法。对于孩子来说,需要家长监督孩子正确佩戴支具,并定期调整支具的松紧度等。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佩戴支具后的反应,如是否有皮肤受压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3.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X线检查等,以监测脊柱的矫正情况和恢复情况。一般术后短期内需要频繁复查,随着恢复情况稳定逐渐延长复查间隔。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孩子的脊柱恢复良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首先,在手术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生长潜力,尽量选择对生长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其次,术后康复训练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重度脊柱侧弯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家长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孩子树立康复的信心。此外,在营养方面,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生长发育和手术康复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