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疫苗用于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分为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TAT)、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等种类,各有特点。接种很重要,可预防发病且适应不同人群,接种有禁忌人群,特殊人群接种有建议,如儿童按程序接种、妊娠期女性谨慎评估、老年人注意身体状况等。
一、破伤风疫苗的定义
破伤风疫苗是用于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的生物制品。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人畜粪便中,其芽孢抵抗力极强,在环境中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当人体发生创伤,如伤口较深、污染严重时,破伤风梭菌芽孢可能侵入伤口并在缺氧环境中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破伤风,而接种破伤风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二、破伤风疫苗的种类及特点
(一)破伤风类毒素
1.作用机制:破伤风类毒素是将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接种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类毒素,产生针对破伤风毒素的抗体。一般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诱导机体产生足够强度且持久的免疫力。
2.适用人群及接种程序:适用于一般人群的破伤风预防。儿童通常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婴儿出生后3、4、5月龄分别接种百白破疫苗(含有破伤风类毒素成分)进行基础免疫,18-24月龄加强免疫。成年人如果未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也需要按照程序补种。对于有外伤风险的成年人,如经常从事户外工作、易受伤的人群,也需要定期加强接种以维持体内抗体水平。
(二)破伤风抗毒素(TAT)
1.作用机制: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后,采集马血清,经提取、纯化等工艺制成的免疫球蛋白。它可以直接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起到紧急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作用。
2.特点及适用情况:TAT属于被动免疫制剂,起效快,但存在血清病等过敏风险。一般用于已出现破伤风可疑症状的患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以及未经规范免疫接种的患者的创伤紧急预防。例如,对于伤口污染严重、伤口较深且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接种史不详的患者,需要注射TAT进行紧急预防。但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试,皮试阳性者需要进行脱敏注射。
(三)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
1.作用机制: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提取、纯化制成的人免疫球蛋白制剂,同样可以特异性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2.特点及适用情况:与TAT相比,TIG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效力高且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TAT过敏者的破伤风预防,以及伤口严重、怀疑有破伤风梭菌感染风险且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接种史不详的患者。例如,对于对TAT过敏的患者,应选择TIG进行破伤风的预防。
三、接种破伤风疫苗的重要性
(一)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破伤风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通过接种破伤风疫苗,能够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时,抗体可以及时中和毒素,从而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例如,有研究表明,规范接种破伤风疫苗的人群,破伤风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二)适应不同创伤风险人群
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有不同病史的人群,接种破伤风疫苗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各种创伤风险,如摔倒擦伤等,规范接种破伤风疫苗可有效保护儿童免受破伤风威胁;对于从事建筑、矿山等易受伤职业的人群,由于其受伤风险较高,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能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感染破伤风,因此更需要重视破伤风疫苗的接种,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四、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注意事项
(一)禁忌人群
1.过敏体质者:对破伤风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严禁接种。例如,既往接种破伤风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的人群,不能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
2.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处于发热状态或患有急性疾病的患者,应暂缓接种破伤风疫苗,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是否可以接种。因为发热和急性疾病可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也可能加重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二)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1.儿童:儿童接种破伤风疫苗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进行,在接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轻微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一般反应,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如果出现严重过敏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接种破伤风疫苗需要谨慎评估。一般来说,在有明确破伤风暴露风险时,可以接种破伤风疫苗,因为破伤风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较大,此时接种疫苗的益处可能大于风险,但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
3.老年人:老年人接种破伤风疫苗时,要注意其身体状况,如是否有慢性疾病等。接种前应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接种后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反应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