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类型,与多种因素相关,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可通过规范抗Hp治疗根治,非Hp感染因素引起的去除诱因也可能根治,不同人群根治有特点及注意事项,根治后需随访,还可从饮食、生活方式、药物使用、心理等方面预防复发。
一、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定义及现状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盐、辛辣饮食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占比较大。
二、慢性浅表性胃窦炎能否根治的分析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根治情况
1.Hp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关系:Hp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半数以上的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存在Hp感染。
2.根治Hp对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作用:若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由Hp感染引起,通过规范的抗Hp治疗,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可以根治疾病。目前常用的抗Hp方案是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疗程一般为10-14天。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规范的抗Hp治疗后,患者胃窦部的炎症能得到明显改善,Hp清除率较高,从而使慢性浅表性胃窦炎达到临床治愈,实现根治。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按疗程完成治疗,且治疗后要复查以确保Hp完全清除。
(二)非Hp感染因素导致的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根治情况
1.非Hp感染因素举例:对于由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非Hp感染因素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在去除相关诱因后也有根治的可能。例如,长期高盐饮食的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改为低盐、清淡饮食后,胃窦部的炎症可逐渐改善。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在医生评估后若可以停用相关药物,胃窦部炎症也有好转甚至治愈的可能。然而,这类患者的根治情况相对Hp感染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受患者自身依从性影响较大,若不能严格去除诱因,病情可能复发。
三、不同人群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根治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饮食不规律、感染等因素有关。儿童根治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时,首先要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抗Hp治疗时选择的药物需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方案。同时,要注重儿童的饮食调整,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疾病的根治至关重要。家长需严格监督儿童按医嘱治疗和调整饮食,因为儿童依从性相对较差,若不能很好配合,可能影响根治效果。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常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考虑根治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时,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例如,老年人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在选择抗Hp药物时要避免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同时,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往往长期形成,改变起来较困难,需家属协助监督老年人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去除不良诱因,以提高根治的可能性。而且老年人服药依从性也需要关注,要确保其按时按量用药。
(三)女性人群
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在根治过程中,除了遵循一般的治疗原则外,要考虑内分泌等因素对胃黏膜的影响。例如,部分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胃黏膜状态有所不同,但一般不影响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根治治疗。不过,在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女性要注意结合自身特点,如避免因为减肥等不合理方式导致不良饮食习惯加重病情。
(四)男性人群
男性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若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根治疾病时需要严格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酗酒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影响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恢复和根治。男性在工作压力较大时,要注意调节心理状态,避免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疾病的根治。
四、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根治后的随访及预防复发
(一)随访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根治后仍需要定期随访,一般建议在根治后1-3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及Hp检测,以确认胃窦部炎症是否完全消退以及Hp是否再次感染。对于非Hp感染因素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也需要定期随访,观察胃黏膜的状态,以及是否有新的诱因出现。
(二)预防复发
1.饮食方面: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减少高盐、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腌制食品、辣椒、油炸食品等。
2.生活方式方面: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3.药物使用方面: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的措施。
4.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这些情绪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增加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