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局部有原发感染灶表现;实验室检查异常有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无特异性变化,真菌学检查血液培养是金标准且其他标本可辅助诊断;影像学检查中胸部X线敏感性低,CT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其他部位可通过相应检查明确病变,不同人群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
一、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1.发热:是真菌感染败血症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波动在38.5℃以上,部分患者体温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型。研究表明,真菌感染败血症患者发热可能与真菌释放的毒素引起机体炎症反应有关,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等参与体温调节,导致体温升高。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可能发热程度更难准确判断,但同样会出现体温异常升高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反应性差,发热可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相对较小,但仍需密切监测。
2.寒战:常与发热相伴出现,患者会突然出现怕冷、发抖等表现,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而引起寒战。
3.乏力:患者感觉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同时炎症反应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使患者出现乏力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乏力表现更明显,而经常运动的人相对可能耐受一些,但总体都会受到感染的影响出现乏力。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代谢异常,感染后乏力症状可能会加重。
(二)局部表现
1.原发感染灶表现:不同部位的真菌感染会有相应原发感染灶表现。例如,口腔念珠菌感染时,口腔黏膜可见白色膜状物,不易擦去,擦去后可见充血糜烂面;肺部真菌感染时,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异常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等;尿路真菌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能发现真菌菌丝等。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若发生真菌感染败血症,原发感染灶可能不典型,需要更细致的检查来发现,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和临床表现都与成人不同,原发感染灶可能隐匿。
二、实验室检查异常
(一)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部分患者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也有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当白细胞总数升高时,多提示机体存在较强烈的炎症反应,但真菌感染时白细胞反应可能不特异,有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不明显;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时,可能见于机体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患者,如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或重症感染患者,这是因为机体免疫反应不能有效调动白细胞来对抗感染。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表现有差异,儿童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总数相对较高,而老年患者白细胞功能可能下降,即使有感染,白细胞计数升高也可能不显著。
2.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也无特异性,部分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但真菌感染时可能不如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反应典型,有时中性粒细胞内可出现中毒颗粒等改变,但这也不是真菌感染特有的表现。
(二)真菌学检查
1.血液真菌培养:是诊断真菌感染败血症的金标准之一。血液中培养出真菌即可明确诊断。但真菌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一般需要3-7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标本采集的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恶性肿瘤长期化疗的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血液真菌培养阳性率可能相对较高,因为机体更易遭受真菌感染。
2.其他标本真菌检查:除血液外,还可对其他标本进行真菌检查,如痰液、尿液、脑脊液等。例如,痰液真菌检查发现菌丝或孢子,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尿液真菌检查发现真菌,有助于诊断尿路真菌感染。不同标本的采集和检查方法有相应要求,在采集标本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三、影像学检查
(一)胸部影像学
1.X线检查:肺部真菌感染在X线检查下可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影像,如片状阴影、结节状阴影等。但X线检查对于早期真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相对较低,可能不能及时发现病变。不同年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肺部组织发育尚未完善,X线表现可能更不典型;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影响对肺部真菌感染X线表现的判断。
2.CT检查:胸部CT对于真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等。可以发现肺部细微的病变,如早期的微小结节影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可能更易与基础疾病肺部表现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二)其他部位影像学
对于怀疑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的患者,如怀疑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时,需要进行头部MRI等检查,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显示更清晰,能够发现脑部的感染病灶等。对于骨骼等部位的真菌感染,也可通过X线、CT或MRI等检查来明确病变情况。特殊人群如孕妇,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权衡辐射等因素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