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颈椎病
颈椎病有多样症状表现,颈部有疼痛、僵硬,上肢有麻木、无力,头部及其他有头晕、视力模糊等;体征检查包括颈部活动度、神经根牵拉、压头试验等;影像学检查有X线、CT、MRI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青少年多因不良姿势,中老年因颈椎退变,长期伏案、低头看电子设备者易发病,有颈部外伤史或其他脊柱疾病者需特殊关注。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颈部相关症状
1.疼痛:颈部可能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等。部分患者颈部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背部等部位。例如,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群,由于颈部肌肉持续紧张,更容易出现颈部疼痛,这是因为颈椎长期处于不良姿势下,椎间盘、韧带等结构受到异常应力,引发疼痛感觉神经的刺激。
2.僵硬:颈部活动不灵活,感觉僵硬,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后颈部僵硬感往往更为明显。这是由于颈部肌肉痉挛、颈椎关节活动受限等原因导致,如睡眠姿势不当,使颈部肌肉处于非正常拉伸状态,晨起时就会出现颈部僵硬。
(二)上肢相关症状
1.麻木:上肢可能出现麻木感,常见于手指、手部等部位。麻木程度不一,有的较轻,仅为轻微的感觉异常,有的则较为严重,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这是因为颈椎病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上肢的麻木症状。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压迫神经根,就会出现上肢相应区域的麻木。
2.无力:上肢力量可能减弱,表现为拿东西费力,严重时甚至无法持物。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压或脊髓受影响,导致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出现障碍,使得肌肉力量下降。比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受到压迫,会影响其对上肢肌肉的调控,进而出现上肢无力的情况。
(三)头部及其他相关症状
1.头晕: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症状,可表现为眩晕,严重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头晕的发生与颈椎病导致椎动脉受压,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有关。例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病变使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头晕等症状。
2.视力模糊: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眼部症状,这是因为颈椎病可能影响到颈部交感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波及眼部。
二、体征检查方面
(一)颈部活动度检查
医生会检查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等活动范围。正常情况下颈部有一定的活动幅度,如果颈部活动度明显减小,可能提示颈椎病。例如,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病变,颈部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限,会导致颈部活动度降低。
(二)神经根牵拉试验
医生会牵拉患者上肢,同时使颈部后伸或侧向一方,若患者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则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受刺激,常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这是因为牵拉上肢时,改变了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刺激到受压的神经根,从而引发相应症状。
(三)压头试验
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医生用手按压患者头部,若患者出现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则为阳性,也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其原理是通过按压头部增加椎管内压力,刺激受压的神经根,导致症状出现。
三、影像学检查方面
(一)X线检查
可以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宽度、椎体骨质增生等情况。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呈前凸,若生理曲度变直、消失甚至反弓,可能提示颈椎病。同时,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也可能是颈椎病的表现,这些变化是由于颈椎长期退变导致的。
(二)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颈椎的骨性结构,如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椎管狭窄情况等。对于判断颈椎骨质病变、椎间盘突出等有重要价值。例如,通过CT可以准确看到椎间盘是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等结构。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对颈椎的软组织结构,如脊髓、椎间盘、神经根等显示更为清晰。可以明确脊髓是否受压、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以及神经根周围的情况等。在诊断颈椎病,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直观地看到脊髓受压的程度和部位等。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不同年龄人群
1.青少年:青少年患颈椎病多与长期不良姿势有关,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玩电脑等。他们可能主要表现为颈部不适、轻微疼痛或僵硬等,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能及时纠正不良姿势,颈椎病可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影响颈椎的正常发育,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2.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群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退变有关,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椎体等结构逐渐出现老化、退变。他们的症状可能相对较重,除了颈部及上肢症状外,头晕等脑部供血不足相关症状可能更为常见。需要更加关注颈椎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
(二)不同生活方式人群
1.长期伏案工作者:这类人群由于长时间保持低头伏案的姿势,颈椎处于前屈状态,颈部肌肉持续紧张,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他们应注意定时改变姿势,每工作1-2小时就起身活动颈部,做一些颈部伸展运动,如抬头远望等,以缓解颈部肌肉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2.经常低头看电子设备人群: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平板等,会使颈椎承受过大的压力,增加颈椎病的发病风险。这类人群除了注意定时活动颈部外,还应注意保持正确的看电子设备姿势,尽量使屏幕与眼睛保持水平,减少颈椎的受力。
(三)有病史人群
1.既往有颈部外伤史人群:颈部外伤史可能导致颈椎结构发生改变,增加日后患颈椎病的可能性。这类人群应更加密切关注颈部的不适症状,定期进行颈部的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颈椎病变并及时处理。
2.有其他脊柱疾病人群:如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他脊柱疾病的人群,也可能合并颈椎病,需要综合评估颈椎情况,在治疗其他脊柱疾病的同时,注意对颈椎的保护和监测,防止颈椎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