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打破伤风针有效期
破伤风针分为被动免疫类(破伤风抗毒素有效期2-3周、需皮试,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有效期2-3个月、无需皮试)和主动免疫类(吸附破伤风疫苗基础免疫3次,有效期5-10年)。受伤情况(污染程度、深度)、既往接种史(主动、被动)影响有效期。儿童需按计划免疫接种,被动免疫用TAT要严格皮试;成年人要评估既往接种史,特殊职业人群需关注;免疫功能低下和过敏体质人群接种需谨慎。
一、破伤风针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有效期
(一)被动免疫类破伤风针
1.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其有效期一般为2-3周。TAT是一种异种蛋白,注射前需做皮试,阳性者需采用脱敏注射法。对于有伤口污染较严重或受伤后未及时清洁伤口的情况,可考虑注射。在儿童群体中,若有相关受伤情况符合注射指征也可使用,但要严格遵循皮试等操作规范);对于有严重过敏史等特殊人群则需谨慎评估。
2.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提取、灭活病毒制成。其有效期相对较长,一般为2-3个月。TIG一般无过敏反应,无需皮试,对于TAT皮试阳性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只要符合适应证均可使用,但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使用时需关注其免疫状态对药效的影响。
(二)主动免疫类破伤风针
1.吸附破伤风疫苗:基础免疫需接种3次。儿童一般在3、4、5月龄时各接种1针,18-24月龄时加强免疫1针。基础免疫后,一般有效期为5-10年。若在基础免疫后受伤,需根据受伤情况加强接种。对于成年人,若既往按程序接种过吸附破伤风疫苗,当受伤后伤口污染较重等情况时,若距离上次接种超过5年则需加强接种。不同年龄人群接种程序有差异,儿童需按照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进行,成年人则根据自身既往接种史和受伤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加强接种以及加强的时间间隔等。
二、影响破伤风针有效期的因素
(一)受伤情况
1.伤口污染程度:伤口污染越严重,如被泥土、铁锈、粪便等污染的伤口,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风险越高,此时即使在有效期内接种了破伤风针,也需密切关注伤口情况,因为严重污染的伤口更易营造适合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的厌氧环境。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时可能接触到污染物品而受伤,家长需格外注意伤口清洁及后续破伤风针相关处理。
2.伤口深度:深部伤口相对浅表伤口更易形成厌氧环境,增加破伤风梭菌感染几率。无论年龄大小,若发生深部伤口受伤情况,需严格按照破伤风针的接种规范来判断是否需要接种以及当前接种的破伤风针是否在有效期内能够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二)既往接种史
1.主动免疫接种史:既往按照程序完成主动免疫接种的人群,其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存在,有效期内对破伤风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如果既往接种史不规范,如未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等,那么其体内抗体水平可能较低,有效期也会相应受到影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未完成计划免疫接种则体内抗体水平不足,易受破伤风梭菌感染风险增加;成年人既往未规范接种则在受伤时需更谨慎评估破伤风针的接种情况。
2.被动免疫接种史:曾有被动免疫接种史的人群,其体内抗体来源与主动免疫不同,有效期也有差异。TAT的有效期较短,而TIG有效期相对较长。如果既往有被动免疫接种史,在再次受伤时需考虑既往接种的类型和时间,来判断当前是否需要接种以及接种的类型等。例如既往接种过TAT且时间较短,再次受伤时可能需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加强接种其他类型的破伤风针。
三、不同人群的破伤风针有效期相关注意事项
(一)儿童
1.计划免疫与加强接种:儿童需严格按照国家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要按时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以确保在受伤时体内有足够的抗体维持有效期内的保护作用。如果儿童受伤且未完成全程免疫,需根据伤口情况及时补种疫苗。例如3月龄儿童受伤,若未接种过吸附破伤风疫苗,需按照免疫程序开始接种基础针,同时要关注伤口处理等情况)。
2.被动免疫的特殊情况:对于儿童被动免疫使用TAT时,要严格做好皮试等操作,因为儿童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需格外关注。如果皮试阳性需脱敏注射,此时要密切观察儿童在脱敏注射过程中的反应,确保安全。而使用TIG时,儿童一般无需皮试,但也要根据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是否使用以及使用后的效果等)。
(二)成年人
1.既往接种史评估:成年人需回顾自身破伤风疫苗接种史,无论是主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如果既往主动免疫接种程序完整,那么在受伤时根据伤口情况判断加强接种时间。例如既往完成基础免疫且加强免疫在5年内,伤口污染较轻时可能不需要立即加强接种;但如果伤口污染严重,即使在5年内也可能需要加强接种。对于既往有被动免疫接种史的成年人,如既往接种过TAT且时间较久,再次受伤时需考虑TAT有效期已过,可能需要接种TIG等。
2.特殊职业人群: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经常接触泥土、金属等易导致伤口污染的职业人群,需更加关注自身破伤风针接种的有效期情况。例如建筑工人,由于工作环境因素,受伤后感染破伤风梭菌风险较高,需定期评估自身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确保在有效期内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三)特殊病史人群
1.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其体内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无论是主动免疫产生抗体的能力还是被动免疫输入抗体的效果都可能受到影响。这类人群受伤后接种破伤风针的有效期可能会缩短,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伤口情况,并且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破伤风针的接种方案,如适当增加接种次数或选择更有效的免疫制剂等)。
2.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在接种破伤风针时需特别谨慎。对于被动免疫中的TAT,因其是异种蛋白,过敏风险较高,需严格皮试,并且脱敏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而TIG相对过敏风险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过敏可能,这类人群受伤后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破伤风针的类型,并做好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应对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