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普通发烧和新冠感染
普通发烧与新冠感染在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及胸部影像学方面均有不同。症状表现上,普通发烧体温多为中度且波动有一定规律,伴随症状局限;新冠感染发热多样、持续时间可能长且反复,伴随症状更复杂。流行病学史上,普通发烧无明确新冠接触史,新冠感染有明确新冠接触史。实验室检查中,普通发烧细菌或病毒感染致血常规有相应表现,新冠感染血常规早期白细胞等有特定变化,核酸和抗原检测呈阳性。胸部影像学上,普通发烧多无明显异常或仅感染部位轻度改变,新冠感染早期及进展有特定影像学表现。
一、症状表现方面
1.发热特点
普通发烧:体温多为中度发热(38℃-39℃左右),体温波动相对有一定规律,可能会因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差异,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体温可能在一天内有一定的起伏,但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体温能较平稳地下降。从年龄角度看,儿童普通发烧时体温变化可能相对成人更迅速,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可能体温波动范围更大,但总体发热特点主要围绕感染源引发的体温升高及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体温变化。
新冠感染:发热情况多样,部分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可高可低,有的为低热(37.3℃-38℃),有的为高热(39℃及以上),而且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有些患者发热会反复,即使经过一般退热措施后体温可能再次回升。在不同人群中,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发热特点可能更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病情变化可能更隐匿;儿童感染新冠后发热情况个体差异也较大,有的儿童可能突然高热,有的则是低热持续。
2.伴随症状
普通发烧:伴随症状相对较局限,若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可能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若是胃肠道感染导致的普通发烧,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从性别角度看,一般无明显因性别差异导致伴随症状的特异性变化,但不同性别可能因自身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女性在经期前后可能自身抵抗力有一定波动,感染相同病原体时伴随症状可能与平时有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感染导致普通发烧时,伴随症状可能与经常运动的人无本质区别,但运动少的人可能恢复相对较慢。
新冠感染:伴随症状除了发热外,还可能有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多种症状。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干咳,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一些患者会有乏力感,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在特殊人群中,孕妇感染新冠后伴随症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涉及胎儿健康,可能除了常见症状外,要警惕是否有更严重的身体反应;老年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冠后,伴随症状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比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感染新冠后,除了发热等新冠相关症状外,可能会出现心悸等心血管方面受影响的伴随表现。
二、流行病学史方面
1.普通发烧
一般没有明确的近期新冠病毒相关接触史。如果是在非新冠流行高发时期,接触的多为常见的引起普通感染的病原体,如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患有普通感冒的家人、在人群密集但非新冠聚集场所等。从年龄因素看,儿童普通发烧的流行病学史更多与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接触到普通的细菌或病毒有关,比如在幼儿园可能接触到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的病原体而发烧。
生活方式方面,经常在固定场所活动且接触人群相对稳定的人,普通发烧的流行病学史相对简单,就是接触了日常环境中常见的普通致病源;而经常出差、频繁接触不同人群的人,感染普通病原体导致发烧的流行病学史可能相对复杂,需要详细追溯接触过的各种可能的感染源。
2.新冠感染
有明确的新冠病毒相关接触史,比如在近14天内有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如共同居住、生活、学习等),或者曾到过新冠病毒流行的高风险地区。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新冠感染的流行病学史可能与家庭成员的感染情况密切相关,如果家庭成员感染新冠,儿童被感染的风险较高;老年人如果生活在养老机构等集体场所,且有工作人员或同住老人感染新冠,也容易被感染。从性别角度,一般无性别特异性的流行病学史差异,但女性如果是在疫情期间有特殊的工作环境,比如在医疗场所接触新冠患者等,感染风险会相应增加。生活方式上,经常参加大型聚集性活动、频繁出入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场所的人,感染新冠的流行病学风险更高。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常规
普通发烧:细菌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血常规检查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有变化。例如细菌性肺炎导致的普通发烧,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70%。不同年龄的儿童普通发烧时血常规表现有特点,儿童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升高可能比成人更明显,而病毒感染时儿童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可能更显著。
新冠感染: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可减少。部分患者有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及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见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在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感染新冠后血常规变化可能更不典型,可能淋巴细胞减少不明显,但其他指标变化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比如CRP升高更明显等情况。
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
普通发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不会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核酸或抗原。
新冠感染: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或者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这是诊断新冠感染的重要依据。在不同人群检测时,儿童由于采样难度等因素,可能需要更规范的采样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孕妇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时要注意采样方式对胎儿无影响,遵循相关的医疗操作规范进行采样检测。
四、胸部影像学方面
1.普通发烧
一般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或者仅表现为与普通感染部位相关的轻度改变,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胸部影像学通常无肺部实质病变。不同年龄人群胸部影像学表现基本一致,除非是较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普通发烧,如细菌性肺炎,胸部影像学可表现为肺部相应部位的炎症浸润影,但与新冠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区别。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如果发生普通肺部感染导致发烧,胸部影像学表现可能会因为吸烟对肺部的影响而与不吸烟的人有一定差异,比如可能更容易合并一些肺部基础病变,但总体还是以感染部位的炎症表现为主。
2.新冠感染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在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感染新冠后胸部影像学变化可能进展更快,需要密切观察影像学改变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儿童新冠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可能影像学改变相对较轻,有的也可能出现较明显的肺部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