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的表现
脑损伤部位、程度不同脑损伤表现各异,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神经系统体征、生命体征变化等表现,儿童脑损伤有婴幼儿哭闹不安、前囟改变、发育迟缓等特殊表现,老年脑损伤有症状不典型、合并基础疾病影响、恢复相对缓慢等特殊表现。
一、意识障碍
1.轻度脑损伤:可能仅有短暂的意识模糊,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患者能被唤醒,能配合简单的检查和交流,但可能存在反应稍迟钝等情况。例如,在一些较轻的头部外伤中,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神志不清,但很快恢复清醒,能回忆起受伤前后的部分情况,但可能存在对时间、地点等定向力稍差的表现。
2.中重度脑损伤:意识障碍程度较重,可出现昏迷。昏迷又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浅昏迷时患者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各种反射如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中昏迷时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运动;深昏迷时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严重脑损伤导致的长期昏迷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二、头痛
1.原因及表现:脑损伤后常见头痛症状,多因颅内血管扩张、脑膜受刺激、颅内压变化等因素引起。头痛的程度可轻可重,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跳痛等。例如,轻度脑震荡患者可能出现头部胀痛,疼痛程度一般不剧烈,可伴有头晕、恶心等不适;而重度脑损伤患者可能因颅内出血、脑水肿等导致较为剧烈的头痛,且可能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头痛的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轻者可能数天内缓解,重者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甚至伴随患者较长时间。
三、呕吐
1.机制及特点:脑损伤后呕吐多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当颅内压升高时,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反射。呕吐可为喷射性,即胃内容物呈喷射状涌出,这在颅内压明显增高的情况下较为典型。例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脑水肿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频繁的喷射性呕吐。此外,呕吐也可能与脑损伤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一些患者可能在受伤后不久就出现非喷射性呕吐,伴有头晕等不适。
四、神经系统体征
1.偏瘫:若脑损伤累及一侧大脑皮质运动区或皮质脊髓束等部位,可导致对侧肢体偏瘫。表现为对侧肢体肌力下降,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完全不能活动。例如,大脑半球外伤导致内囊区受损,可出现典型的三偏综合征,其中包括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性偏盲。偏瘫的程度可根据肌力分级来判断,如0级为完全瘫痪,5级为正常肌力,脑损伤患者的偏瘫程度会因损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2.失语:如果脑损伤发生在语言中枢区域,如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的布洛卡区、韦尼克区等,可引起失语症。常见的有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畅表达;感觉性失语,患者能发音,但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和自己言语的含义;命名性失语,患者能说出物品的用途,但不能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等。失语的具体表现取决于受损的语言中枢部位和损伤程度,例如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语言中枢区域梗死,可能出现相应类型的失语症状。
3.癫痫发作:脑损伤后可能引发癫痫,多在脑损伤后的不同时期出现。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为全面性发作,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收缩后出现阵挛,伴有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也可为部分性发作,如单纯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可伴有感觉异常等,复杂部分性发作则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等。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个体脑损伤情况而异,一些患者可能仅偶尔发作一次,而一些患者可能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五、生命体征变化
1.体温变化:轻度脑损伤患者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中重度脑损伤患者由于下丘脑等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可能出现体温异常。常见的有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这是因为脑组织损伤后引起的炎性反应等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体温不升,提示病情较为危重,可能存在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及全身状况不佳。
2.呼吸变化:脑损伤可影响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节律和频率改变。例如,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出现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重复上述周期性呼吸;也可能出现呼吸浅快、叹息样呼吸等异常呼吸节律。严重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骤停,这是病情危急的表现之一。
3.血压变化:脑损伤后由于颅内压变化等因素,可引起血压波动。一般来说,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血压升高,以维持脑灌注,但如果脑损伤严重导致脑功能衰竭,可能出现血压下降。例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可能因颅内压升高出现血压升高,而随着病情进展,若出现脑疝等情况,血压可能先升高后逐渐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4.脉搏变化:通常与血压变化相关,当血压升高时,脉搏可能变慢,呈现出缓脉;而当血压下降时,脉搏可能变快,出现速脉。但脉搏变化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患者同时存在心肺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时,脉搏变化可能不典型。
六、儿童脑损伤的特殊表现
1.婴幼儿哭闹不安:婴幼儿不会用语言表达头痛等不适,脑损伤后常表现为持续的哭闹不安,难以安抚。这是因为婴幼儿脑部损伤后引起的不适通过哭闹来表达,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婴幼儿的这一异常表现。
2.前囟改变:婴幼儿前囟未闭,脑损伤导致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前囟饱满、紧张。正常前囟平坦,当颅内压升高时,前囟膨出,这是婴幼儿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体征之一。
3.发育迟缓:较严重的脑损伤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在运动发育、智力发育等方面落后于同龄儿童。例如,脑损伤后儿童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或者语言发育迟缓,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低于同龄儿童水平。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身体运动和智力发育相关功能的调控。
七、老年脑损伤的特殊表现
1.症状不典型:老年脑损伤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如年轻人典型。可能头痛、呕吐等表现相对较轻,而意识障碍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认知功能减退等基础情况,轻度的意识变化可能被误认为是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例如,老年患者脑损伤后可能仅表现为反应稍迟钝、嗜睡,而不出现明显的昏迷等典型表现,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
2.合并基础疾病影响: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脑损伤后这些基础疾病可能相互影响,使病情更加复杂。例如,脑损伤导致颅内压升高,可能诱发高血压患者血压进一步升高,而血压升高又可能加重脑损伤;糖尿病患者脑损伤后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影响病情恢复等。
3.恢复相对缓慢:老年患者脑损伤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可能较长。这与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下降有关。所以老年脑损伤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