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左附件囊肿包括左侧卵巢囊肿和左侧输卵管囊肿等,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MRI等,治疗有随访观察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具体而言,左侧卵巢囊肿生理性与月经周期相关,多数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包括多种类型;左侧输卵管囊肿多为炎性,由输卵管炎症引起;临床表现有一般症状及特殊情况如扭转等;诊断靠妇科检查、超声等;治疗根据情况选择随访或手术;育龄、中老年及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各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子宫左附件囊肿是指发生在子宫左侧附件区域的囊性肿物。附件包括卵巢和输卵管,所以子宫左附件囊肿可能是左侧卵巢囊肿或左侧输卵管囊肿等。
(一)左侧卵巢囊肿
1.生理性卵巢囊肿
常见于育龄女性,与月经周期相关。例如卵泡囊肿,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没有正常破裂排卵,继续增大形成囊肿,一般直径多小于5厘米,多数可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消失。黄体囊肿则是在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形成,一般也会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有消退可能。
对于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生理性卵巢囊肿的发生与体内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年轻女性由于激素分泌相对活跃,发生生理性卵巢囊肿的几率相对稍高,但多数可自行缓解。
2.病理性卵巢囊肿
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囊内为清澈浆液。其发生可能与卵巢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一般不会自行消失,需要密切观察或进一步治疗。
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体积常较大,囊内为黏液样物质。发病机制可能与卵巢黏液细胞的异常分泌和增殖有关,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但中青年相对多见,一般也不会自行消退。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出血形成囊肿,囊肿内含有类似巧克力样的暗褐色黏稠液体。多见于育龄期有过生育经历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病史的女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到卵巢的机制相关,不会自行消失,且可能逐渐增大,引起痛经、不孕等问题。
(二)左侧输卵管囊肿
1.炎性输卵管囊肿
多由输卵管炎症引起,输卵管黏膜炎症导致粘连、闭锁,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常见于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尤其是性生活活跃的育龄女性,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因素易引发盆腔炎症进而导致输卵管囊肿。炎症的存在会持续刺激输卵管,若不及时治疗,囊肿可能逐渐增大,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如导致输卵管通而不畅,增加宫外孕的风险等。
对于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由于炎症的慢性刺激,炎性输卵管囊肿较易发生,需要积极治疗盆腔炎症来控制囊肿的发展。
2.其他类型输卵管囊肿:相对较少见,如先天性输卵管囊肿等,但临床中以炎性输卵管囊肿更为常见。
二、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大多数子宫左附件囊肿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
当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出现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对于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还可能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多在月经来潮时出现,且逐渐加剧,这与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有关。炎性输卵管囊肿患者可能伴有下腹部反复的隐痛不适,同时可能有白带增多等表现,与输卵管炎症导致的分泌物增多相关。
2.特殊情况
若囊肿发生扭转,会出现突然的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在体位突然改变时更容易发生,如突然转身、剧烈运动等,多见于体积较大且活动度较好的囊肿患者,无论是左侧卵巢囊肿还是左侧输卵管囊肿都可能发生扭转,但以卵巢囊肿扭转相对更常见。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有较大卵巢囊肿的情况,要警惕扭转的可能,一旦发生需紧急处理。
卵巢巧克力囊肿较大时,还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失调,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这与异位内膜破坏卵巢正常组织,影响激素分泌和排卵功能有关,在育龄期有生育计划的女性中,可能会影响受孕,导致不孕。
三、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触及子宫左侧附件区的肿块,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例如,炎性输卵管囊肿可能伴有附件区的增厚、压痛;卵巢囊肿则可触及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包块。但妇科检查的准确性受限于肿块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对于较小的囊肿可能触及不明显。
2.超声检查
超声是诊断子宫左附件囊肿的重要手段。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看到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囊内情况等。例如,能区分囊肿是囊性还是实性,对于生理性卵巢囊肿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而病理性囊肿可能有不同的回声表现。经阴道超声对于检测附件区囊肿更为清晰,尤其是对于肥胖患者或盆腔深部的囊肿,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不同年龄的女性进行超声检查时,关注点略有不同,年轻女性生理性囊肿的可能性相对大,但仍需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对于中老年女性,更要警惕病理性囊肿的可能。
3.磁共振成像(MRI)
在一些复杂情况或需要更详细了解囊肿与周围组织关系时会采用MRI检查。它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软组织图像,有助于鉴别囊肿的性质,例如区分卵巢巧克力囊肿与其他囊性病变等。但MRI检查相对费用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的初筛检查方法。
四、治疗原则
1.随访观察
对于较小的生理性卵巢囊肿,如直径小于5厘米的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可定期进行超声复查,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隔13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观察囊肿是否自行消退。在随访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对于年轻女性,要考虑其生育等需求,在随访期间要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扭转等。
对于一些较小的炎性输卵管囊肿,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也可以先进行随访观察,同时可适当进行抗炎相关的生活方式调整,如注意个人卫生等,但需密切观察囊肿是否有增大或症状加重的情况。
2.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手术:对于直径大于5厘米的卵巢囊肿,或考虑为病理性囊肿(如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卵巢巧克力囊肿等),一般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卵巢囊肿剥除术和患侧附件切除术等。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多采取卵巢囊肿剥除术,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对于无生育需求或年龄较大的女性,可根据情况考虑患侧附件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囊肿的性质、患者的症状等因素。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若有明显痛经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输卵管囊肿手术:对于炎性输卵管囊肿,若囊肿较大或反复引起炎症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输卵管囊肿剥除术等。如果输卵管破坏严重,也可能需要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在手术前要对患者的炎症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在炎症相对稳定期进行,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手术时要尽量保留正常的输卵管组织,以提高受孕几率。
五、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发现子宫左附件囊肿时,要密切关注月经情况和自身症状。如果是有生育计划的女性,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囊肿对受孕的影响。对于生理性囊肿,在随访过程中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扭转。如果是病理性囊肿需要手术治疗,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生育需求与医生共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在手术前后可能需要调整激素治疗等以提高受孕几率。
2.中老年女性
中老年女性发现子宫左附件囊肿时,要更加警惕病理性囊肿的可能,尤其是要关注囊肿的增长速度等情况。因为中老年女性患恶性卵巢肿瘤等的风险相对增加。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综合考虑手术风险等因素。如果需要手术,要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完善心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
3.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
这类女性本身就存在盆腔炎症的基础,发生子宫左附件囊肿尤其是炎性输卵管囊肿的几率较高。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等。在治疗囊肿的同时,要积极治疗盆腔炎症,可通过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等方式控制炎症,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在随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炎症和囊肿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