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与他人共餐一般不会感染艾滋或乙肝,其感染几率较低。
1.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牙龈出血时,口腔中的血液量通常较少,且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很快失去活性。一起吃饭时,即使有少量病毒进入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胃酸的消化等过程,病毒也很难存活并感染他人。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通过共餐会传播艾滋病。
2.乙肝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虽然牙龈出血可能使口腔有少量血液,但一起吃饭时,乙肝病毒通过食物传播的可能性极小。乙肝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在共同进食过程中,病毒需要达到一定数量且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循环才可能引起感染,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如果双方口腔都有明显破损、出血,且接触了大量感染者的血液,则存在一定感染风险,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