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充血水肿、活动障碍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局部疼痛
初期多为隐痛或胀痛,活动后加剧,随病情发展疼痛持续且加重,可能呈刺痛或钝痛,影响日常活动和休息。
2.充血水肿
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增多,可见皮肤发红,按压有凹陷且恢复慢,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
3.活动障碍
疼痛和肿胀使肢体活动受限,活动会加重刺激,身体自然限制活动以减轻不适。
二.治疗方法
1.休息制动
减少患处负重与活动,必要时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为骨膜修复创造条件。
2.物理治疗
热敷、超声波、红外线照射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
3.药物治疗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与炎症;感染性骨膜炎需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比如阿莫西林。这些药物应遵医嘱使用。
4.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骨膜增生、骨膜下脓肿等情况时,需手术清除病变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