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与概念
胃肠炎指胃黏膜和肠黏膜的炎症,通常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也可能由药物、食物过敏等非感染因素导致。胃肠黏膜受到刺激后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肠胃炎从医学专业角度,它与胃肠炎本质相同,是一种通俗的说法。
2.临床表现
严格意义上无本质不同,但一些细微差异可能存在。胃肠炎中,若胃部炎症为主,可能恶心、呕吐症状相对更突出,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若肠道炎症为主,腹泻症状会更明显,可能伴有黏液便或脓血便。
3.病因
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是导致胃肠炎常见原因,好发于秋冬季节,儿童和老年人更易感染;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因食用不洁食物引起,在夏季更为多见;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等也可引发。而肠胃炎病因同样以感染为主,但在民间认知中,可能更强调因食用生冷、变质食物引发。胃肠炎可能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刺激胃黏膜,或对某些食物过敏导致;肠胃炎在非感染因素方面认知相对局限于饮食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