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引发腹泻的机制为肠道黏膜损伤、内毒素释放、肠道菌群失调。
1.肠道黏膜损伤
伤寒杆菌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小肠内繁殖,然后穿过肠黏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隙,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尤其是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引起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会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坏死,破坏了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了肠道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从而导致腹泻。
2.内毒素释放
伤寒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释放内毒素。内毒素可激活肠道局部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使其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炎性介质会进一步加重肠道的炎症反应,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水分来不及充分吸收,从而引起腹泻。
3.肠道菌群失调
伤寒杆菌感染会破坏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当伤寒杆菌感染时,有益菌群的数量和种类会发生改变,有害菌大量繁殖,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进一步干扰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