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脐疝多数会在12-24个月内自行消失,少数可能延续至学龄前,但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随腹壁肌肉发育完善可逐渐闭合。
脐疝是由于宝宝腹壁肌肉发育尚未成熟,脐环未完全闭合,腹腔内压力增高时,腹腔内容物经脐环突出形成的包块。新生儿脐疝发生率较高,尤其早产儿因腹壁肌肉更薄弱,发生率相对更高。脐疝的大小存在差异,直径通常在1-3cm,突出的包块在宝宝安静或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哭闹时明显膨出,一般无疼痛或其他不适,也较少发生嵌顿。
随着宝宝月龄增长,腹壁肌肉逐渐发育增厚,脐环会逐渐缩小并闭合,脐疝随之消失。多数宝宝在12个月左右脐疝明显缩小,24个月内基本闭合;少数宝宝可能持续至36-48个月,但只要脐环直径小于2cm,仍有自行闭合的可能。如果脐疝直径超过2cm,或至48个月后仍未闭合,自行愈合的概率较低,可能需要手术修补,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日常护理中,无需使用硬币压迫或绷带缠绕等方法,过度束缚可能影响腹壁发育,反而不利于脐疝闭合。只需注意保持脐部清洁,避免反复摩擦即可。如果脐疝突然增大、变硬,宝宝出现哭闹不止、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嵌顿可能。
总体而言,宝宝脐疝预后良好,多数随生长发育自然消失,家长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