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败血症的方法可以依据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异常、炎症标志物升高、血培养阳性、凝血功能异常、乳酸水平升高等方面。
1、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异常
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常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且可能伴有核左移现象,提示感染严重;部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炎症标志物升高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是重要的感染相关标志物。败血症时,二者水平常急剧上升,尤其是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较高,其动态变化可辅助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3、血培养阳性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若在血液中检测到致病菌,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需注意多次送检以提高阳性率,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
4、凝血功能异常
败血症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这些指标异常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干预。
5、乳酸水平升高
乳酸是组织缺氧的代谢产物,败血症时因微循环障碍导致乳酸堆积。血乳酸水平持续升高反映休克严重程度,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败血症进展迅速,可能危及生命,若出现高热、寒战、意识模糊、皮肤瘀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切勿自行判断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