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胃溃疡和恶性胃溃疡的区别为定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1.定义
良性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通常边界清晰,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在适当治疗后一般可以愈合。
恶性胃溃疡指的是由胃癌引起的溃疡,癌细胞侵犯胃黏膜及更深层组织,导致溃疡形成,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2.临床表现
良性胃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进食后半小时到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食后再次出现,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胀痛或烧灼样痛;且患者全身症状较轻,患者可能仅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表现,体重多无明显变化。
恶性胃溃疡疼痛无明显规律,疼痛程度较重且持续时间长,可呈进行性加重,常伴有背部放射性疼痛;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贫血、低热等,随着病情进展,全身症状会逐渐加重。
3.辅助检查
良性胃溃疡胃镜下可见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底部平坦,覆盖有灰白色或黄色苔膜,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皱襞向溃疡集中。良性胃溃疡病理结果显示为炎症细胞浸润,胃黏膜上皮细胞无异型性改变。
恶性胃溃疡胃镜下溃疡形态不规则,多呈火山口状或菜花状,边缘不整齐,底部凹凸不平,可伴有结节状隆起,周围黏膜僵硬,皱襞中断。病理可发现癌细胞,根据癌细胞的形态和分化程度可确定胃癌的类型和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