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治冻疮的措施包括保暖防寒、适度按摩、控制湿度、饮食调理、适度运动等。
1、保暖防寒
冬季需加强手足、耳廓等末梢部位防护,穿戴厚实保暖的衣物、手套、棉鞋及耳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潮湿环境中。外出前可涂抹含凡士林或羊毛脂的防护霜,形成皮肤保护层,减少热量流失。
2、适度按摩
每日用温水浸泡手足后,轻柔按摩易冻部位(如手指、脚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时从远端向近端推揉,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可降低血液淤滞风险,预防冻疮发生。
3、控制湿度
保持鞋袜干燥透气,避免因汗液浸渍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潮湿环境会加速热量散失,增加冻疮风险。可随身携带备用袜子,及时更换潮湿鞋袜,必要时使用吸湿鞋垫或防潮粉。
4、饮食调理
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摄入,如牛肉、羊肉、坚果等,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抵御寒冷。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E的果蔬(如柑橘、菠菜),增强血管弹性,减少低温引起的微循环障碍。
5、适度运动
通过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提升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耐寒能力。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出汗导致受凉。日常可进行手指屈伸、踮脚尖等小动作,促进末梢血液流动。
冻疮早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遇热加重,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疡。若冻疮反复发作或伴有皮肤破溃、感染迹象(如红肿加剧、渗液、发热),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使用外用抗生素或血管扩张药物,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