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湿疹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1.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洗和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可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水温不宜过高,以32-37℃为宜。
2.环境调整
居住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在22-24℃,湿度在50%-60%。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加重湿疹症状。
3.饮食管理
常见的易过敏食物有牛奶、鸡蛋、海鲜等。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确定具体的过敏食物。对于婴儿,若为母乳喂养,母亲的饮食也需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
二、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
常用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2.糖皮质激素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外用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奈德等,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
3.止痒药物
当瘙痒症状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可使用止痒药物。常用的有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三、物理治疗
1.紫外线疗法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可用于治疗病毒性湿疹。它能抑制皮肤细胞的增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损愈合。
2.光动力疗法
该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激活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破坏细胞和微生物,达到治疗目的。
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较差,病毒性湿疹可能病情较重,且容易复发。这类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