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属于滋养细胞肿瘤的一种,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葡萄胎局限于子宫腔内有恶变可能,恶性葡萄胎即侵蚀性葡萄胎可转移,育龄女性等若有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有葡萄胎病史女性需加强监测,儿童及男性相关情况也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葡萄胎的性质界定
葡萄胎是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故而得名。从组织学角度看,它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葡萄胎虽不转移,但有局部侵袭能力,而恶性葡萄胎即侵蚀性葡萄胎,具有侵蚀肌层或远处转移的能力,所以葡萄胎涵盖了肿瘤范畴中的部分类型。
二、良性葡萄胎的特点
良性葡萄胎一般局限于子宫腔内,不会发生远处转移,但有发展为恶性葡萄胎的潜在可能。其发病与营养状况(如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者发生率高)、妊娠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35岁的女性发生率相对较高)等因素相关。在超声检查下可发现子宫大于相应孕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若水泡较大则呈“蜂窝状”。
三、恶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的特点
侵蚀性葡萄胎多继发于良性葡萄胎之后,镜下可见侵入子宫肌层的水泡状组织的形态和良性葡萄胎相似,但绒毛结构和滋养细胞增生分化程度不一。它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肺、阴道等部位,常见症状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胸部X线检查可能发现肺部转移灶等。
四、对于不同人群葡萄胎相关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若出现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等疑似葡萄胎的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有葡萄胎病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发生葡萄胎的风险较一般人群高,需加强孕前咨询和孕期监测,密切关注血HCG变化及超声检查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处理。
儿童及男性:儿童一般不会发生葡萄胎,男性也不是葡萄胎的好发人群,但男性若有相关滋养细胞疾病相关问题也需遵循相应的诊疗规范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