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什么病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腺导管内的良性肿瘤,好发于40-50岁经产妇,病因不明可能与雌激素过高有关,有乳头溢液、肿块等表现,可通过乳腺导管造影等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虽为良性但有恶变可能,术后需定期复查,育龄女性计划怀孕前需咨询医生,老年女性治疗前要评估身体状况。
病因:目前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雌激素可使导管上皮增生形成乳头样突起。
临床表现
乳头溢液: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血性溢液较为多见,往往是由于肿瘤的血管破裂出血所致,挤压乳房时可诱发溢液。
肿块:部分患者可在乳晕区触及肿块,质地较软,一般无压痛,肿块小者不易触及,较大者可通过触摸发现。
诊断方法
乳腺导管造影:可显示导管内充盈缺损等异常情况,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通过对乳头溢液进行细胞学分析,查找是否有异常细胞,辅助诊断。
乳腺超声检查:能发现导管内的占位性病变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情况。
乳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是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单发的乳管内乳头状瘤,通常采用乳管局部切除术;如果病变范围较广,累及多个乳管,可能需要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根治该病的有效方式,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去除肿瘤,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预后情况:乳管内乳头状瘤虽是良性肿瘤,但存在一定的恶变可能,尤其是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发生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预后一般较好,但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怀孕可能会使体内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可能影响乳管内乳头状瘤的病情,建议在计划怀孕前咨询医生,评估病情并制定合适的备孕及孕期监测方案,密切关注乳房情况,因为孕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导致肿瘤相关症状加重等情况。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手术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差,在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术后要加强护理,促进伤口愈合,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