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脂溢性皮炎
艾灸改善脂溢性皮炎基于温热刺激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气血循环,选穴常取与调节气血祛湿止痒相关的风池血海足三里等,操作时艾条与皮肤保持适宜距离、控制穴位艾灸时间,儿童一般不建议艾灸,成人有皮肤破损溃烂、孕妇腹部腰骶部需谨慎艾灸,体质虚弱怕冷且皮肤状态不佳者艾灸时要密切关注皮肤反应。
一、艾灸改善脂溢性皮炎的作用原理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炎症反应异常等因素相关。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体表穴位,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研究表明,艾灸能促进皮肤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组织的营养供应,同时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对脂溢性皮炎起到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基于温热效应引发的神经-体液调节,影响皮肤的炎症介质释放等过程。
二、艾灸操作要点及选穴
(一)选穴原则
一般常选取与调节气血、祛湿止痒相关的穴位,如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可起到疏风清热作用;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有养血润燥功效;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能调节机体脾胃功能,从根源改善体质。
(二)操作方法
艾灸时需注意艾条与皮肤保持适宜距离,一般维持在2-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皮肤,每个穴位艾灸时间可控制在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但不灼伤为度,可隔日进行一次艾灸操作,具体操作需根据个体皮肤耐受及病情调整。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脂溢性皮炎患者
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艾灸时皮肤耐受能力差,且难以配合操作,易发生烫伤情况,故一般不建议儿童脂溢性皮炎患者采用艾灸治疗。若儿童患有脂溢性皮炎,建议优先采取温和的皮肤清洁、保湿等非艾灸的保守护理方式,如使用温和的婴儿专用洁面产品清洁皮肤后及时涂抹保湿霜等。
(二)成人脂溢性皮炎患者
成人中若皮肤有破损、溃烂处则不宜进行艾灸,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等部位也需谨慎艾灸,因为艾灸可能引发子宫收缩等风险;对于体质虚弱、怕冷明显但皮肤状态不佳的患者,艾灸时要密切关注皮肤反应,若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