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葡萄胎分完全性与部分性,临床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变软、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异常升高,诊断靠超声检查及HCG测定,确诊后及时行清宫术,高危者需化疗,育龄女性清宫后要定期随访HCG、选合适避孕方式、给予心理支持并规划生育。
一、定义与分类
子宫葡萄胎是一种滋养细胞疾病,源于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
二、临床表现
1.停经后阴道流血:多数患者在停经8-12周左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偶有大量流血,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多数患者子宫大于停经周数,质地变软,因葡萄胎迅速增长及宫腔内积血所致。
3.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异常升高:血清H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周的相应值,且持续不降或持续上升。
三、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完全性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子宫内无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若水泡较大则呈“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可见妊娠囊及胚芽或胎儿结构,胎儿常合并畸形。
2.HCG测定:葡萄胎患者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远超正常妊娠相应孕周值,且在清宫后持续不呈规则下降。
四、治疗方式
1.清宫术:确诊后应及时行清宫术,选用吸刮术,能迅速排空宫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2.化疗: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患者,如年龄>40岁、HCG值异常升高(>10^5U/L)、子宫明显大于停经周数等,需考虑化疗,常用药物如甲氨蝶呤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葡萄胎清宫后需定期随访HCG,一般每周一次,直至连续3次正常,然后每月一次持续至少6个月,之后每半年一次,共随访2年。避孕宜选用避孕套或口服避孕药,不建议使用宫内节育器,以免混淆子宫出血原因。
心理层面:患病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需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生育规划:葡萄胎患者清宫后需严格避孕一段时间,待身体恢复且各项指标稳定后,再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再次妊娠,妊娠过程中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