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有多种表现,好发于肾上腺等交感神经系统部位,早期可触及质地硬、边界不清肿块;会压迫腹部脏器致食欲不振等,压迫泌尿系统致排尿异常;有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发热、消瘦乏力;还可有少见症状如眼球突出等,家族遗传病史患儿发病风险高
一、局部肿块表现
神经母细胞瘤好发于肾上腺等交感神经系统的部位,早期可能在相应部位触及肿块。例如起源于肾上腺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家长可能在腹部摸到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肿块,且肿块多无明显疼痛等不适症状,这是因为肿瘤在早期生长相对隐匿,对周围组织的刺激还不明显,但随着肿瘤增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而出现相应局部不适表现。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注意定期触摸孩子腹部等可能发生肿瘤的部位,一旦发现异常肿块需及时就医检查。
二、压迫相关症状
1.压迫腹部脏器:肿瘤若压迫胃肠道,可能导致患儿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孩子正常的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由于孩子处于生长阶段,营养摄入不足会使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出现。
2.压迫泌尿系统:当肿瘤压迫泌尿系统时,可能引起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等,这是因为肿瘤对泌尿系统的结构产生了机械性影响,干扰了正常的排尿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表现可能略有不同,但都需要引起重视。
三、全身症状表现
1.发热: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可在37.5℃-38.5℃左右波动,这是因为肿瘤细胞释放的物质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发热情况。但需要注意与普通的感染性发热相鉴别,因为神经母细胞瘤引起的发热一般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2.消瘦、乏力:由于肿瘤细胞消耗机体能量,并且患儿可能存在食欲不振等情况,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所以患儿会出现消瘦、乏力的表现,身体状况逐渐变差,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在儿童生长过程中,正常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供应,而神经母细胞瘤会打破这种平衡。
四、其他少见症状
有些患儿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球突出等,这是因为肿瘤侵犯或压迫了眼部相关组织和结构。对于不同性别的患儿,在症状表现上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整体情况。另外,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儿,其发生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早期症状的出现,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