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有哪些症状
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胆囊炎腹痛多在进食油腻或夜间,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放射,有消化道症状及全身症状;慢性胆囊炎腹痛为右上腹隐痛胀痛可反复发作,有消化道症状,部分无明显症状仅体检发现。
一、急性胆囊炎
1.腹痛
多发生于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疼痛性质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这是因为胆囊管梗阻后,胆囊强烈收缩,引起疼痛。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且疼痛具有放射性特点。
部分患者开始时仅有上腹部胀痛不适,随后可发展为阵发性绞痛。年龄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症状表现相对不典型。
2.消化道症状
常伴有恶心、呕吐,这是由于胆囊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进食过多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恶心、呕吐症状加重。
有的患者会出现厌食、腹胀等症状。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胃溃疡、胃炎等,急性胆囊炎发作时消化道症状可能更明显,因为其胃肠道功能本就相对脆弱。
3.全身症状
病情较轻时可仅有低热,当炎症较重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39℃,甚至更高。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因子释放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的全身症状不同,但不同年龄段对发热的耐受和应对方式不同,儿童对高热更敏感,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相应处理。
二、慢性胆囊炎
1.腹痛
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一般较急性胆囊炎轻,可反复发作。疼痛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这是因为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进食油腻食物后胆汁分泌不能很好地调节,刺激胆囊引起疼痛。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慢性胆囊炎的腹痛症状可能更隐匿,容易被忽视。
2.消化道症状
常有腹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与胆囊浓缩和排泄胆汁功能障碍有关,胆汁分泌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生活方式中,长期饮食不规律、高脂饮食等会加重消化道症状,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消化道症状可能更明显,因为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
3.其他表现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胆囊壁增厚等胆囊炎表现。对于老年人,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因为其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