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会引发脑疝形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力损害、脑灌注压降低引发一系列问题、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多种不良后果,有相关基础疾病人群更易出现,需密切监测处理。
一、脑疝形成
颅内压增高时,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衡,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形成脑疝。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等。脑疝会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影响呼吸、循环中枢功能,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例如,小脑幕切迹疝可导致同侧动眼神经受压,出现同侧瞳孔散大等表现,进而影响脑干功能,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对于有颅内病变基础的人群,如颅脑外伤、颅内肿瘤患者等,更易发生脑疝,需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
二、脑组织缺血缺氧
颅内压增高使脑血流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长期缺血缺氧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引起神经功能缺损,如认知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对于儿童来说,其脑组织处于发育阶段,颅内压增高导致的缺血缺氧可能对脑发育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可能影响智力发育等。有脑血管基础疾病或颅脑损伤的患者,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缺血缺氧的风险更高。
三、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力损害
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若长期不缓解,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进而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这是因为增高的颅内压通过蛛网膜下腔传至视神经周围,影响视神经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对于患有颅内肿瘤、脑积水等疾病的患者,需警惕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力损害的情况,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四、脑灌注压降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颅内压增高使得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降低,当脑灌注压低于一定阈值(通常认为低于60mmHg)时,会进一步加重脑缺血缺氧,影响脑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例如,脑的能量代谢会受到影响,导致神经递质合成障碍等,进而出现意识障碍等表现。对于老年患者,其脑储备功能下降,颅内压增高时更易出现脑灌注压降低相关的不良后果,需更加谨慎地监测和处理颅内压增高情况。
五、胃肠道功能紊乱
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应激性溃疡、胃肠蠕动减慢等情况。应激性溃疡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对于长期卧床且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如颅脑外伤后长期昏迷的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风险更高,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胃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