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受生理、心理、社会多因素影响。生理上激素急剧变化、躯体不适会影响情绪;心理上角色转变压力、对婴儿性别期望未达成易致抑郁;社会上家庭支持不足、经济压力、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躯体不适:产后身体会经历一系列变化,如伤口疼痛(剖宫产产妇)、哺乳不适、睡眠不足等。长期的躯体不适会使产妇处于一种持续的应激状态,身体不断分泌应激相关的激素,如皮质醇等,过高的皮质醇水平会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情绪。同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包括情绪调节区域的功能,从而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
心理因素
角色转变压力:产妇从非母亲角色转变为母亲角色,需要适应新的身份和责任。例如,新手妈妈可能会担心自己无法很好地照顾婴儿,担心婴儿的健康、喂养等问题,这种对自身角色适应的担忧会给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据相关研究,约有30%-50%的产妇在产后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角色转变压力,而这种压力是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心理诱因之一。
对婴儿性别的期望未达成:部分产妇可能存在对婴儿性别的期望,如果未达成期望,可能会产生心理落差。比如,一些家庭可能有强烈的重男轻女观念,当产妇分娩的婴儿性别不符合期望时,产妇可能会陷入沮丧、焦虑等不良情绪中,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就容易引发产后抑郁症。
社会因素
家庭支持不足:家庭中的丈夫、其他家庭成员对产妇的关心和支持程度会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如果丈夫在产后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如没有分担照顾婴儿的责任、没有给予产妇情感上的支持等,产妇会感到孤立无援。研究发现,家庭支持不足的产妇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比家庭支持良好的产妇高出约2-3倍。
经济压力:产后家庭的经济负担可能会加重,如婴儿的喂养、医疗、用品等费用增加。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这种经济压力可能会让产妇产生焦虑情绪。例如,有调查显示,约20%经济压力较大的产妇在产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经济压力成为诱发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因素之一。
社会文化因素: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产妇的期望和要求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对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育儿方式等有较为严格的标准,产妇如果未能达到这些标准可能会受到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这种舆论压力会使产妇产生心理负担,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例如,在某些文化中,认为产妇产后必须快速恢复身材,如果产妇未能做到,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议论,从而影响其心理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