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最后死亡常见原因包括颅内压增高与脑疝形成(压迫脑干致呼吸循环衰竭,约60%-70%恶性胶质瘤患者因脑疝死亡)、肿瘤广泛侵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约40%-50%晚期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继发感染(约10%-15%患者因严重感染导致死亡)、中枢性呼吸循环障碍,且终末期需对不同患者个体化关怀支持、监测生命体征及处理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形成:胶质瘤不断生长会占据颅内空间,引起颅内压进行性升高。当颅内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脑组织会从压力较高的部位向压力较低的部位移位,形成脑疝。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等。脑疝会压迫重要的神经结构,如脑干等,而脑干是维持生命重要功能的中枢,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的调节中枢,脑干受压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这是胶质瘤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60%-70%的恶性胶质瘤患者最终因脑疝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肿瘤广泛侵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随着肿瘤的进展,胶质瘤细胞可通过脑脊液循环等途径播散转移,广泛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重要脏器。肿瘤的生长会消耗机体大量营养,导致患者出现恶病质状态,同时肿瘤代谢产物等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如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有研究显示,晚期胶质瘤患者中约40%-50%是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继发感染:由于胶质瘤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卧床等原因,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的感染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引发败血症等,进而导致感染性休克,最终危及生命。据统计,约10%-15%的胶质瘤患者最终因严重感染导致死亡。
中枢性呼吸循环障碍: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脑干等结构,影响呼吸循环中枢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节律紊乱、心跳骤停等中枢性呼吸循环障碍,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胶质瘤患者,在疾病的终末期需要给予更加个体化的关怀和支持。例如,对于老年患者,其机体各器官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在应对肿瘤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时更为脆弱,需要特别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营养支持等;对于女性患者,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的患者,在终末期更要注重舒适照护,尽量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死亡的各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