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胆囊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胆囊管梗阻(如结石或寄生虫梗阻)、细菌感染(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多见,血行感染少见)、其他因素(胆囊排空障碍、创伤、化学性刺激等),且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发生胆囊炎各有特点。
一、胆囊管梗阻
1.结石梗阻:胆囊结石是引起胆囊炎最常见的原因,约80%的胆囊炎由胆囊结石导致。结石可阻塞胆囊管或胆囊颈部,使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淤积在胆囊内,高浓度的胆汁酸盐刺激胆囊黏膜,引起化学性炎症,随后继发细菌感染。例如,有研究显示,胆囊结石患者发生胆囊炎的风险显著高于无结石人群。
2.寄生虫梗阻:如蛔虫钻入胆囊管或胆管,可造成胆囊管的梗阻,引发胆囊炎,这种情况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相对更易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二、细菌感染
1.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当胆囊管梗阻后,胆囊内胆汁淤积,肠道中的细菌可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引起胆囊的细菌性炎症。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等。例如,在一些胆囊炎患者的胆汁培养中,常能分离出上述细菌。
2.血行感染:少见情况,如败血症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胆囊引起感染,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三、其他因素
1.胆囊排空障碍:一些老年人或长期卧床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排空不畅,容易导致胆汁淤积,增加胆囊炎的发生风险。此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胆囊的收缩功能,也易引发胆囊炎。
2.创伤:腹部创伤,如右上腹的直接撞击伤等,可能导致胆囊的损伤,引起胆囊的炎症反应。
3.化学性刺激: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胆囊,其中的胆盐、胰酶等化学物质可刺激胆囊黏膜,引起化学性胆囊炎。例如,胃十二指肠手术术后,可能出现十二指肠液反流至胆囊的情况,增加胆囊炎发生的可能性。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胆囊炎相对少见,但如存在胆道寄生虫(如蛔虫)、先天性胆道畸形等情况时易发生。儿童发生胆囊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因其胆囊壁较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关注病情进展。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胆囊功能减退,发生胆囊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症状掩盖,且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易加重,需加强监测和护理。
女性:女性激素的变化可能对胆囊的收缩功能有一定影响,且女性胆囊结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女性发生胆囊炎的风险可能略高于男性。例如,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及胆囊排空延迟,胆囊炎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