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目前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复发与预防需患者严格遵治疗方案、识别早期征兆,家属给予支持,科学规范综合治疗等可让患者像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目前尚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治疗方式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等)、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等)、抗抑郁药物等,药物治疗需遵循个体化、足量足疗程等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和调整,药物能帮助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躁狂或抑郁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情绪和应对方式;家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支持。二、影响预后的因素1.年龄因素儿童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时需要特别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需更加谨慎,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和对生长发育的可能影响;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躯体共病,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较高,治疗时要密切监测躯体状况和药物不良反应。2.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的关键差异,但女性患者在孕期、围产期等特殊时期的病情变化需格外关注,因为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病情,治疗方案的调整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殊时期的生理特点。3.生活方式因素规律的生活方式对病情控制很重要,如保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饮酒等可能诱发病情发作或影响治疗效果。有规律生活方式的患者相对来说病情复发的风险可能更低。4.病史因素既往发作频繁、病程较长、有严重自杀倾向或共病其他躯体疾病等病史的患者,预后相对更差一些,需要更积极、更综合的治疗和长期的管理。三、复发与预防虽然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后可以大大降低复发风险。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诊,让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自身要注意识别病情复发的早期征兆,如情绪轻微波动、睡眠改变等,一旦出现及时就医。家属也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减少复发的可能性。总体而言,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虽然不能彻底治好,但通过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关注不同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让患者能够像常人一样生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