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结节脑膜瘤症状多样,与肿瘤生长致局部压迫及对周围结构影响相关,有视力、视野障碍,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有内分泌功能紊乱,如垂体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相关表现;有头痛,多为双侧额部、颞部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还有精神症状、眼部症状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有差异,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可能影响症状。
一、视力、视野障碍
视力下降:肿瘤逐渐增大压迫视神经,可引起视力减退,多为单侧视力下降,也可双侧先后受累。例如,有研究发现约60%-80%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会出现视力障碍,初期可能表现为视物模糊,随着病情进展,视力可明显下降,严重者可致失明。
视野缺损:常见的视野缺损类型为双颞侧偏盲,但也可出现其他类型视野改变。肿瘤对视交叉的压迫是导致视野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肿瘤生长,对视交叉的压迫程度不同,视野缺损的范围和形态也有所差异。
二、内分泌功能紊乱
垂体功能异常:肿瘤可能影响垂体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调。例如,泌乳素分泌异常可引起女性月经紊乱、闭经、溢乳,男性性功能减退等;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在成人主要表现为肢端肥大症相关表现,如手足增大、容貌改变等,在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出现皮质醇增多或减少相关症状,如向心性肥胖、乏力等。
甲状腺功能相关表现:若垂体-甲状腺轴受影响,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的相应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表现为畏寒、乏力、反应迟钝、皮肤干燥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出现多汗、心悸、消瘦等。
三、头痛
多为肿瘤生长引起颅内压轻度增高或对周围脑组织、神经的牵拉刺激所致。头痛部位多为双侧额部、颞部,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一般在晨起时较明显,随着肿瘤增大,头痛可能逐渐加重。
四、其他症状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等,这与肿瘤对额叶等相关脑区的影响有关。
眼部症状:除视力、视野障碍外,还可能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如眼球活动受限等,这是因为肿瘤侵犯或压迫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等相关神经所致。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鞍结节脑膜瘤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患者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因肿瘤影响生长发育而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女性患者在月经、生育等方面的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暴露于某些可能致癌的环境因素下的人群,患鞍结节脑膜瘤的风险可能增加,但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生活方式直接导致鞍结节脑膜瘤的症状出现。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曾有颅脑外伤等情况,可能影响鞍结节脑膜瘤症状的表现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