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
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内服分风热血燥证用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及湿热蕴结证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外治有中药洗剂用苦参等煎水外洗、中药膏剂用青黛膏等外涂,针灸推拿包括针刺选风池等穴位及推拿按摩相关穴位,生活调护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刺激、皮肤清洁保湿、作息规律,且儿童、孕妇、老年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中药内服治疗
1.风热血燥证:临床表现为皮损淡红,覆有糠秕状鳞屑,瘙痒,伴口干、便干等。治以祛风清热、养血润燥,方选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方中消风散疏风清热,当归饮子养血润燥,二者合用兼顾风热血燥之证。
2.湿热蕴结证:可见皮损红斑油腻,瘙痒明显,伴胸闷、纳呆、便溏等。治以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湿热,萆薢渗湿汤清热利湿,针对湿热蕴结肌肤的病机。
二、中药外治
1.中药洗剂外洗:常用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等中药煎水外洗,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黄柏清热燥湿,白鲜皮祛风解毒、清热燥湿,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通过外洗可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缓解瘙痒、红斑等症状。
2.中药膏剂外涂:可选用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膏剂外涂,如青黛膏等,青黛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之效,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皮损处。
三、针灸推拿治疗
1.针刺疗法:选取风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风池可疏风清热,血海能养血祛风,足三里健脾和胃,三阴交调补肝肾,通过针刺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改善脂溢性皮炎症状。
2.推拿按摩:对相关穴位及局部皮肤进行适当推拿按摩,如按揉足三里、搓擦背部膀胱经等,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缓解脂溢性皮炎的不适。
四、生活调护
1.饮食方面: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可加重体内湿热,油腻及甜食易助湿生热,不利于脂溢性皮炎恢复。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面部等皮损部位,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注意保湿,选择适合的保湿护肤品,维持皮肤水油平衡。
3.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熬夜可影响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不利于脂溢性皮炎的康复,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脂溢性皮炎患者需特别注意外治药物的温和性,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孕妇脂溢性皮炎患者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避免自行用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老年脂溢性皮炎患者要关注皮肤干燥等情况,在保湿及生活调护上需更细致,同时需注意其基础疾病对脂溢性皮炎治疗的影响,如合并糖尿病等,要综合考虑病情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