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治疗涉及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化疗药物有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一线药物,破坏DNA抗肿瘤,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洛莫司汀可透过血脑屏障抑制胶质瘤细胞,老年患者用需监测肝肾功能);靶向治疗药物有贝伐珠单抗(抑制VEGF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改善症状但有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用需加强监测)、阿西替尼(抑制靶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增殖,用需注意手足综合征,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或谨慎使用);免疫治疗药物有PD-1/PD-L1抑制剂(研究进展中,疗效和适用人群待探索,用需关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用需权衡利弊)
一、化疗药物
1.替莫唑胺: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线化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可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替莫唑胺通过烷化作用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适用于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成人患者,以及复发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成人患者。对于儿童胶质瘤患者,使用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成人不同。
2.洛莫司汀:可用于胶质瘤的化疗,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对胶质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胶质瘤的治疗方案中,其作用机制是干扰DNA合成,阻碍肿瘤细胞的增殖。在老年胶质瘤患者中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二、靶向治疗药物
1.贝伐珠单抗: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通过抑制VEGF来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和转移。临床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可改善胶质瘤患者的症状,如缓解头痛、恶心等,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在有高血压病史的胶质瘤患者中使用贝伐珠单抗时,需加强血压监测和管理。
2.阿西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等靶点,进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胶质瘤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使用阿西替尼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且对于肝功能不全的胶质瘤患者,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谨慎使用。
三、免疫治疗药物
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目前在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中也有相关研究进展,部分药物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胶质瘤细胞。但目前其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疗效和适用人群还在进一步探索中,在使用这类药物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等,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胶质瘤患者,使用需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