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穿孔怎么治疗
胃溃疡穿孔治疗分手术和非手术。手术有穿孔缝合术(适用于一般情况差等情况)和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一般情况好等情况);非手术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病情轻等可试,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抗感染治疗(特殊人群有特殊注意)、抑酸治疗(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问题),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病情。
一、手术治疗
1.穿孔缝合术:适用于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穿孔时间超出8-12小时,腹腔内感染及炎症水肿严重,估计行根治性手术风险大者。通过简单的穿孔缝合来暂时封闭穿孔部位,为后续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耐受力差,穿孔缝合术可作为相对保守的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对身体的打击;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和代谢特点,穿孔缝合术需谨慎评估,要充分考虑术后恢复情况。
2.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患者一般情况好,穿孔在8-12小时内,腹腔内感染和炎症水肿较轻,可行根治性手术者。通过切除部分胃组织,减少胃酸分泌,从根本上治疗胃溃疡穿孔。在年轻患者中,如果胃溃疡有恶变倾向或多次复发等情况,胃大部切除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而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等的特殊人群,需要在手术前充分评估手术风险,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该术式。
二、非手术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可抽出胃内容物,减少胃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有利于穿孔闭合和腹腔炎症的消退。对于病情较轻,穿孔小,腹腔污染轻的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在禁食胃肠减压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注意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儿童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时要选择合适的胃管,注意固定,防止脱出,同时要关注患儿的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
2.抗感染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腹腔感染,一般选用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的抗生素。对于有基础感染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抗感染治疗时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影响抗感染效果;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抗感染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感染指标,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
3.抑酸治疗: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穿孔部位的刺激,促进穿孔愈合。对于有心血管疾病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使用抑酸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出血风险等问题;儿童患者使用抑酸药物需严格按照体重等因素进行剂量调整,避免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胃溃疡穿孔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全身状况、穿孔时间、腹腔污染程度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