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多种表现,皮肤表现为下肢伸侧、臀部对称分布的典型紫癜等;肾脏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消化道表现有腹痛、呕吐、便血等;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游走性症状
一、皮肤表现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常出现典型的皮肤紫癜,多发生于下肢伸侧、臀部,对称分布,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随后可融合成片,部分可伴有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儿童患者皮肤紫癜表现相对较为常见且典型,其发生与血管炎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不同年龄儿童皮肤紫癜的表现差异不大,但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紫癜可能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需关注患儿情绪变化。
二、肾脏表现
1.血尿: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常见的肾脏表现,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表现为尿液中红细胞增多;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等。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漏出所致。不同年龄患者血尿表现相似,但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血尿发现相对较晚,需家长密切关注儿童尿液颜色等变化。
2.蛋白尿: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轻者尿中蛋白含量稍高,重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发展为肾病范围的蛋白尿。蛋白尿的产生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滤过增多且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对于有蛋白尿的患者,需注意其营养状况,尤其是大量蛋白尿患者可能存在低蛋白血症风险,要关注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因儿童处于生长阶段,大量蛋白尿可能影响其营养物质吸收及生长发育。
3.水肿:部分患者可出现水肿,多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水肿的发生与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因素有关。儿童水肿时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皮肤破损感染,同时要观察水肿程度变化,及时评估病情。
4.高血压:少数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血压升高可加重肾脏损害。高血压的发生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儿童,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同时需综合评估其整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消化道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便血等。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导致便血。消化道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胃肠道黏膜受累,发生血管炎所致。儿童腹痛时可能表述不清,需家长仔细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如是否频繁哭闹、拒按腹部等,以便及时发现消化道症状。
四、关节表现
少数患者可出现关节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多见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可单发或多发,呈游走性。关节症状的发生是因为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发生炎症反应。儿童关节受累时可能影响其活动,需注意休息及关节保护,避免过度活动加重关节损伤。



